Arweave:一次支付,數據永存

中級6/2/2024, 3:03:11 PM
Arweave 作爲一個幫助任何人永久存儲數據的工具,通過將資訊分佈在一個稱為節點或礦工的計算機網絡中來工作,所有這些節點通過長時間提供現有數據存儲,並根據客戶要求存儲新數據的方式來賺錢。其一次性支付、永久存儲的商業模式,不僅解決了傳統存儲系統中數據丟失和成本高昂的問題,還爲用戶提供了可靠和長期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Defi,技術Tech,

1. 項目簡介

Arweave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通過其區塊編織(Blockweave)技術和原生加密貨幣 AR 代幣,提供永久且不可變的數據存儲服務。用戶可以支付一次性費用,以永久存儲數據,並通過貢獻未使用的存儲空間來獲得獎勵。

作爲一個幫助任何人永久存儲數據的工具,Arweave通過將信息分布在一個稱爲節點或礦工的計算機網路中來工作。這種方式與傳統互聯網不同,因爲今天的互聯網由少數公司的服務器控制,這些服務器可能會隨時癱瘓或悄悄地改變內容。Arweave 通過一個廣泛的節點網路爲一個平行的互聯網(稱爲 Permaweb)提供服務。所有這些節點通過長時間提供現有數據存儲,並根據客戶要求存儲新數據的方式來賺錢。Arweave 使用其原生加密貨幣 AR 來運行服務,當人們花費代幣來存儲數據時,會支付 AR 給礦工,並將一部分 AR 儲存在一個捐贈基金中,以保證無限的永久存儲。

2. 工作原理

Arweave 通過一種名爲區塊編織(Blockweave)的創新數據結構運行,該結構將每個區塊連結到前一個區塊和一個歷史區塊(回憶區塊)。礦工在添加新區塊之前,必須提供訪問證明(Proof of Access, PoA),以確保所有數據的完整性和不可變性。用戶只需支付一次性費用,即可永久存儲數據,費用的一部分用於初始存儲成本,另一部分進入捐贈基金用於未來的存儲費用。隨機訪問的簡潔證明(Spora)進一步提升了網路的效率和安全性。捆綁技術(Bundling)則通過將多個交易合並成一個大交易,提高了數據上傳的效率和網路性能。通過這些機制,Arweave 實現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永久的數據存儲網路。

3. 核心機制

3.1 區塊編織(Blockweave)

區塊編織(Blockweave)是 Arweave 的核心數據結構,改進了傳統區塊鏈的設計,實現了高效、可靠和永久的數據存儲。以下是對區塊編織的詳細分析:

3.1.1 基本結構

區塊編織與傳統區塊鏈的主要區別在於其連結結構。傳統區塊鏈每個區塊只連結到前一個區塊,而區塊編織中的每個區塊不僅連結到前一個區塊(父區塊),還連結到一個歷史區塊(回憶區塊)。這種雙重連結結構增加了數據存儲的冗餘性和安全性。

  • 父區塊:與傳統區塊鏈一樣,區塊編織中的每個區塊都連結到其直接前一個區塊,形成基本的鏈式結構。
  • 回憶區塊:每個區塊還連結到一個隨機選擇的歷史區塊,這個連結是隨機的,目的是爲了增加數據的冗餘性和訪問性。

3.1.2 數據驗證過

程在區塊編織中,礦工在生成新區塊之前,需要驗證一個隨機選擇的歷史區塊。這種驗證機制被稱爲訪問證明(Proof of Access, PoA)。PoA 確保了所有存儲的數據塊都能被訪問和驗證,礦工爲了增加獲得挖礦獎勵的機會,會存儲更多的歷史數據塊,從而增加了數據的冗餘度。

  • 隨機選擇:通過隨機選擇歷史區塊進行驗證,確保了礦工無法預見需要驗證的具體數據塊,從而必須存儲大量歷史數據。
  • 數據完整性:這種機制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增加了數據的安全性。

3.1.3 數據存儲的冗餘性

區塊編織的雙重連結結構大大增加了數據的冗餘性。由於每個區塊都連結到多個區塊,即使某些節點失效或丟失數據,其他節點仍然可以通過冗餘連結恢復數據。這種設計提高了數據的持久性和抗故障能力。

  • 多重連結:通過父區塊和回憶區塊的雙重連結,數據在網路中的存儲具有高度冗餘性。
  • 數據恢復:在節點失效或數據丟失的情況下,其他節點可以利用冗餘連結恢復數據,確保數據的高可用性。

3.1.4 區塊編織的構建和挖礦

礦工在 Arweave 網路中通過生成新區塊來獲得獎勵。爲了生成新區塊,礦工必須能夠訪問並驗證指定的歷史區塊。這種機制激勵礦工存儲更多的歷史數據,提高了網路的整體數據存儲量和安全性。

  • 挖礦過程:礦工需要驗證隨機選擇的歷史區塊,生成新區塊並獲得 AR 代幣獎勵。
  • 激勵機制:這種機制促使礦工存儲更多數據,增加數據的冗餘度和網路的安全性。

3.1.5 數據的不可變性和安全性

由於區塊編織中的每個區塊都連結到多個區塊,並且通過 PoA 機制進行驗證,確保了數據一旦存儲便不可更改和刪除。這種不可變性提供了高安全性,防止數據被惡意篡改或刪除。

  • 不可變性:一旦數據存儲在區塊編織中,便不可更改或刪除,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 安全性:多重連結和隨機驗證機制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防止惡意篡改。

    3.2 隨機訪問的簡潔證明(Spora)

隨機訪問的簡潔證明(Spora)是 Arweave 用於提升其網路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共識機制。通過 Spora,Arweave 能夠在確保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數據存儲和訪問的效率。以下是對 Spora 詳細分析的幾個關鍵方面:

3.2.1 基本原理Spora(Succinct Proofs of Random Access)

是一種改進的訪問證明(Proof of Access, PoA)機制。其核心思想是通過隨機選擇歷史數據塊來驗證新數據塊,從而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這種隨機性減少了礦工作弊的可能性,同時增加了網路的安全性和數據的冗餘性。

3.2.2 數據驗證過程

在 Spora 中,礦工在添加新區塊之前,需要驗證一個隨機選擇的歷史數據塊。這個隨機選擇過程使得礦工無法預見需要驗證的具體數據塊,從而無法有選擇性地存儲數據。通過這種方式,Spora 確保了礦工必須存儲大量的歷史數據塊以增加他們的挖礦機會,從而提高了數據的冗餘度和網路的整體安全性。

3.2.3 提升礦工的激勵Spora

增強了礦工的激勵機制。由於礦工必須存儲更多的歷史數據塊以增加挖礦成功的概率,這促使他們投入更多資源來存儲和維護數據。礦工不僅通過驗證和存儲數據獲得挖礦獎勵,還通過增加數據存儲量提高了其在網路中的競爭力。

3.2.4 能源效率的提升與傳統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

機制相比,Spora 更加節能。PoW 需要礦工通過復雜的計算來驗證交易,這導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而 Spora 通過隨機訪問和驗證歷史數據塊,大大減少了計算資源的消耗,從而提高了網路的能源效率。這種高效的驗證過程不僅降低了能源成本,還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3.2.5 安全性和抗攻擊性

Spora 通過其隨機性和數據冗餘性,增強了網路的安全性和抗攻擊性。由於礦工無法預測需要驗證的數據塊,這使得惡意攻擊者很難進行有針對性的攻擊。此外,礦工存儲的大量歷史數據塊也增加了攻擊者需要破壞的數據量,從而提高了網路的整體安全性。

3.3 捆綁技術(Bundling)

Arweave 的捆綁技術(Bundling)是其提高數據上傳效率和網路擴展性的關鍵創新之一。通過這一技術,Arweave 能夠有效地處理大規模數據上傳,提升用戶體驗和網路性能。以下是對捆綁技術的詳細分析:

3.3.1 基本原理

捆綁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將多個小交易合並成一個大交易,然後將這個大交易上傳到區塊編織(Blockweave)中。這種方法減少了單個交易的頻繁上傳操作,從而減少了網路擁堵,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

3.3.2 數據上傳的效率提升

在沒有捆綁技術的情況下,每次上傳交易都需要單獨處理和記錄,這不僅增加了區塊鏈的負擔,也導致了數據上傳過程中的效率低下。通過捆綁技術,多個小交易被打包成一個大交易後上傳,減少了鏈上交易的數量,從而大幅提升了數據上傳的效率。

3.3.3 網路擴展性

捆綁技術顯著提高了 Arweave 網路的擴展性。在大規模數據上傳場景中,如非同質化代幣(NFT)項目、媒體文件存儲等,捆綁技術能夠有效處理大量的並發上傳請求,避免了網路擁堵和性能瓶頸。例如,Arweave 曾在一次捆綁操作中成功上傳了 47GB 的數據,這在傳統的鏈上數據存儲方案中是難以實現的。

3.3.4 交易確定性和開發者體驗

通過捆綁技術,開發者和用戶可以更確定地知道數據上傳的結果,因爲大交易的上傳成功率高於多個小交易分別上傳的成功率。這種確定性提升了開發者的體驗,使得他們可以更專注於應用開發,而不必擔心底層數據存儲的復雜性。3.3.5 成本效益捆綁技術不僅提高了數據上傳的效率,還帶來了顯著的成本效益。在傳統的鏈上數據存儲模型中,每個交易都需要支付費用,而捆綁技術通過合並交易,減少了交易次數,從而降低了整體的交易成本。這對於需要存儲大量數據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優勢。3.3.6 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捆綁技術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盡管多個交易被合並成一個大交易,但每個小交易的數據依然保持完整且不可篡改。這樣,即使在上傳過程中出現問題,也可以通過重新打包和上傳來確保數據的安全和完整。

3.4 Wildfire機制

Wildfire 是 Arweave 網路中的一種激勵機制,旨在通過優化數據傳播和提高網路性能來提升整體用戶體驗。以下是對 Wildfire 機制的詳細分析:

3.4.1 基本原理

Wildfire 機制通過一種排名系統來激勵節點快速響應和滿足數據請求。節點根據其在網路中傳播數據的速度和效率進行排名,排名越高的節點將獲得更多的請求和獎勵。這種機制確保了數據在網路中的快速分發,提高了網路的整體性能。

3.4.2 數據傳播效率

Wildfire 機制的核心在於提高數據傳播的效率。節點在網路中接收到新數據後,會盡快將其傳播給其他節點。傳播速度快、響應迅速的節點會在排名中佔據優勢,從而獲得更多的請求處理機會和相應的獎勵。

  • 快速傳播:節點在接收到新數據後,迅速將其傳播給其他節點,確保數據在網路中的快速流動。
  • 效率優先:通過排名機制,鼓勵節點優化數據傳播效率,提高網路整體性能。

3.4.3 節點排名系統

Wildfire 機制通過對節點的表現進行排名來激勵節點提高數據傳播效率。排名系統根據節點響應數據請求的速度和可靠性對節點進行評分。評分高的節點在網路中享有更高的優先級,獲得更多的請求處理機會和獎勵。

  • 響應速度:節點響應數據請求的速度是排名的重要指標,速度越快,排名越高。
  • 數據可靠性:節點提供數據的可靠性也是排名的關鍵因素,數據提供越穩定,排名越高。

3.4.4 激勵和獎勵機制

Wildfire 機制通過獎勵高排名節點來激勵節點提升數據傳播效率。節點通過快速、可靠地傳播數據,獲得更高的排名和更多的獎勵。這種獎勵機制確保了節點在網路中的積極參與,提升了網路的整體性能和數據的可用性。

  • 排名獎勵:高排名節點獲得更多的請求處理機會和相應的獎勵。
  • 經濟激勵:節點通過提供快速、可靠的數據傳播服務獲得經濟回報,激勵節點持續優化性能。

3.4.5 網路健康和魯棒性

Wildfire 機制不僅提高了數據傳播的效率,還增強了網路的健康和魯棒性。通過激勵節點快速響應和傳播數據,Wildfire 機制確保了網路在高負載和高需求情況下的穩定性和高效運行。

  • 高負載適應:在高負載情況下,Wildfire 機制確保數據能夠快速、高效地在網路中傳播。
  • 魯棒性提升:通過優化節點的表現,Wildfire 機制增強了網路的整體魯棒性和可靠性。

4. AR代幣

AR 代幣是 Arweave 網路中的原生加密貨幣,扮演着多個關鍵角色,從激勵礦工到支付數據存儲費用,再到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經濟平衡。

以下是對 AR 代幣的詳細分析: 4.1 AR 代幣的基本功能

  • 支付數據存儲費用:用戶在 Arweave 網路上存儲數據時,需要使用 AR 代幣支付一次性存儲費用。這些費用保證了數據的永久存儲。
  • 激勵礦工:礦工通過存儲和驗證數據來獲得 AR 代幣作爲獎勵。這個機制激勵礦工積極參與數據存儲和維護,確保網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2 一次性支付模式Arweave 的商業模式與傳統的訂閱服務不同,用戶只需支付一次性費用即可永久存儲數據。這些費用的一部分用於支付初始存儲成本,另一部分進入捐贈基金(Endowment Fund),用於未來的存儲費用。

  • 初始存儲成本:支付的費用立即用於支付數據的初始存儲和訪問。
  • 捐贈基金:約 86% 的費用進入捐贈基金,該基金用於長期激勵礦工並確保數據的持久性。

    4.3 存儲捐贈基金(Endowment Fund)

捐贈基金的設計類似於傳統的經濟捐贈結構,旨在通過利息和增值來支付未來的存儲成本。用戶支付的初始費用產生的利息用於支付礦工的長期存儲費用,確保數據能夠永久保存。

  • 基金運作:捐贈基金積累的資金和利息確保礦工在未來多年內獲得持續的經濟激勵。
  • 成本下降預期:隨着數據存儲成本預計持續下降,捐贈基金的利息收入足以覆蓋長期存儲費用。

    4.4 代幣供應

  • 初始供應量:6600 萬枚 AR 代幣。
  • 流通供應量: 5500 萬枚 AR 代幣
  • 逐步減半:類似於比特幣的減半機制,確保代幣供應的稀缺性和長期價值。但與之不同的是,AR 代幣採用的是逐步減半機制,這意味着代幣的發行量會在每一個小週期內逐步減少。

    4.5 AR代幣分配

  • 種子銷售:9%。
  • 私人出售:13.42%。
  • 公開發售:(ICO):3.75%。
  • 戰略合作夥伴:5.42%。
  • 顧問:2.42%。
  • 團隊:10.83%。
  • 科技初創公司:0.5%。
  • 採用激勵:15.92%。
  • 項目:22.07%。
  • 挖礦獎勵:16.67%。

    4.6 代幣的經濟激勵

AR 代幣通過多種方式激勵網路參與者:

  • 礦工獎勵:礦工通過存儲和驗證數據獲得 AR 代幣獎勵,增加他們的參與積極性。
  • 用戶支付:用戶支付 AR 代幣以存儲數據,確保他們的數據能夠永久保存。
  • 收益分享:Arweave 引入收益分享代幣(Profit Sharing Tokens, PST),開發者通過構建和運營應用程序來獲得微小的分紅,促進生態系統的發展和創新。

    4.7 代幣的市場表現

AR 代幣在市場上的表現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存儲需求的增加、生態系統的發展以及市場對去中心化存儲解決方案的認可。AR 代幣的價值隨着網路的增長和用戶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 市場需求:隨着 Arweave 網路的增長和用戶需求的增加,AR 代幣的市場價值也相應提高。
  • 生態系統發展:更多的開發者和項目加入 Arweave 生態系統,推動了 AR 代幣的需求和價值增長。

截至當前,AR 代幣的市場表現如下:

  • 價格:$46.83,最近7天上漲了16.10%。
  • 市值:$3,065,146,793,最近下降了2.26%。
  • 24小時交易量:$172,123,630,最近增長了104.49%。
  • 交易量/市值比:5.38%。
  • 流通供應量:65,454,185 AR,佔總供應量的99.17%。
  • 完全稀釋市值:$3,090,706,704。

5. 團隊/合作/融資情況

5.1 團隊

Arweave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協議,其核心團隊由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和行業領導者組成。創始人兼 CEO Sam Williams 畢業於諾丁漢大學,具備深厚的區塊鏈技術背景。首席運營官(COO)Sebastian Campos Groth 畢業於喬治敦大學,曾在 Techstars 工作,負責項目的日常運營。法務主管 Giti Said 畢業於維也納大學,負責處理法律事務。團隊還包括多名技術和業務專家,如 Liquity 的聯合創始人 Richard Pardoe 和 Movement Labs 的工程主管 Andy Bell 等,他們共同推動 Arweave 的發展和創新。

5.2 合作

  1. KYVE
  • 簡介:KYVE 是一個基於 Arweave 構建的區塊鏈存儲中間件,提供標準化的驗證和存檔框架。
  • 合作亮點:

KYVE 主網啓動,上傳了超過 2000 TB 的數據。KYVE 與 19 個項目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計劃在 2024 年舉辦社區增長活動。2. Irys(前身爲 Bundlr)

  • 簡介:Irys 是 Arweave 的一個擴展解決方案,通過捆綁交易增加 Arweave 的永久數據吞吐量。
  • 合作亮點:

2023 年 9 月,Irys 完成了 10 億筆交易的處理。2023 年 10 月,Irys 與 Solana Mobile 合作存儲 DApp Store 應用程序。3. ArDrive

  • 簡介:ArDrive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雲存儲應用程序,類似於 Web3 的 Dropbox 或 Google Drive。
  • 合作亮點:

2023 年 2 月,ArDrive 完全去中心化,並存儲在 Arweave 上。2023 年 5 月,ArDrive 2.0 推出,新增了暗黑模式、錢包生成和大文件上傳功能。

5.3 融資情況

Arweave 自成立以來,通過多輪融資,成功籌集了3730 萬美元的資金,主要投資方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a16z)、Union Square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 等知名機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融資事件:

  1. 種子輪融資
  • 時間:2017 年
  • 金額:500 萬美元
  • 主要投資方:Andreessen Horowitz(a16z)
  1. 私募輪融資
  • 時間:2019 年
  • 金額:830 萬美元
  • 主要投資方:Multicoin Capital、Union Square Ventures、a16z、Coinbase Ventures、Arrington XRP Capital
  1. 公募輪(ICO)
  • 時間:2018 年
  • 金額:1570 萬美元
  • 說明:通過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公募,吸引了大量早期投資者。
  1. 後續融資
  • 時間:2020 年
  • 金額:830 萬美元
  • 主要投資方:Andreessen Horowitz(a16z)、Union Square Ventures、Coinbase Ventures
  1. 最新融資
  • 時間:2023 年
  • 金額:830 萬美元
  • 主要投資方:a16z、Coinbase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

6. 項目評估

6.1 賽道分析Arweave 屬於去中心化數據存儲賽道,通過其創新的區塊編織(Blockweave)技術,實現了永久存儲數據的功能。該項目的核心目標是提供一個高效、安全且可擴展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使數據能夠永久保存且不可篡改。以下是一些與 Arweave 類似的去中心化數據存儲項目:

  1. FIL
  • 簡介:FIL 是一個去中心化存儲網路,利用 FIL(星際文件系統)技術,通過經濟激勵機制驅動存儲節點。
  • 核心技術:證明復制(Proof of Replication)和時空證明(Proof of Spacetime)。
  • 特點:用戶按需支付存儲費用,支持大規模數據存儲和檢索。
  1. Siacoin
  • 簡介:Siacoin 是一個去中心化存儲平台,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安全、低成本的數據存儲。
  • 核心技術:智能合約和存儲證明。
  • 特點:用戶支付 Siacoin 代幣來租用存儲空間,提供低成本的分布式存儲解決方案。
  1. Storj
  • 簡介:Storj 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雲存儲平台,用戶可以通過分布式網路存儲數據。
  • 核心技術:分片技術和分布式哈希表(DHT)。
  • 特點:數據被分片加密後存儲在全球各地的節點上,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6.2 項目優勢

  1. 永久存儲:用戶只需支付一次性費用,即可將數據永久存儲在 Permaweb 上,無需每月訂閱費用。
  2. 去中心化: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存儲數據,減少了依賴中心化服務器的風險。
  3. 強大的支持:Arweave 獲得了包括 a16z、Coinbase Ventures 和 Union Square Ventures 等知名投資者的支持。
  4. 廣泛應用:被 OpenSea 和 Solana 的 NFT 項目 Metaplex 用作默認元數據存儲平台,確保了 NFT 數據的長期有效性。

    6.3 不足之處

  5. 初始成本高

  • 一次性支付:雖然 Arweave 的一次性支付模式可以確保永久存儲,但相較於按需支付的模式,初始成本可能較高。這對於一些用戶,尤其是小型企業或個人用戶,可能會造成資金壓力。
  • 費用透明度:一次性支付的費用結構可能不如按需支付模式透明,用戶在決定使用 Arweave 之前需要對其費用結構有全面的了解。
  1. 網路效應不足
  • 用戶和開發者的吸引力:盡管 Arweave 的技術優勢明顯,但其用戶和開發者生態系統仍在發展中,與一些成熟的去中心化存儲項目相比,吸引力可能不足。
  • 市場認知度:Arweave 的市場認知度相較於 FIL 等競爭對手可能還不夠高,需要更多的市場推廣和社區建設來提升其知名度和用戶基礎。
  1. 技術和開發挑戰
  • 開發復雜性:Arweave 的區塊編織和其他技術對於開發者來說可能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開發者需要投入較多的學習成本來理解和應用這些技術。
  • 技術瓶頸:盡管 Arweave 提供了高效的存儲解決方案,但在面對大規模數據存儲和處理時,仍可能遇到技術瓶頸,需要持續的技術改進和優化。

7. 結語

Arweave 作爲去中心化數據存儲領域的創新者,通過其獨特的區塊編織(Blockweave)技術和強大的經濟激勵機制,實現了數據的永久存儲和高效管理。其一次性支付、永久存儲的商業模式,不僅解決了傳統存儲系統中數據丟失和成本高昂的問題,還爲用戶提供了可靠和長期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盡管 Arweave 在技術和市場推廣上仍面臨一些挑戰,但其不斷擴展的生態系統和多樣化的合作夥伴關係爲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着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存儲需求的不斷增長,Arweave 有望在未來成爲這一領域的領導者,爲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安全、透明和高效的數據存儲服務。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Arweave 正在朝着成爲全球領先的去中心化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目標穩步邁進。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鏈茶館],著作權歸屬原作者[茶館小二兒],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Arweave:一次支付,數據永存

中級6/2/2024, 3:03:11 PM
Arweave 作爲一個幫助任何人永久存儲數據的工具,通過將資訊分佈在一個稱為節點或礦工的計算機網絡中來工作,所有這些節點通過長時間提供現有數據存儲,並根據客戶要求存儲新數據的方式來賺錢。其一次性支付、永久存儲的商業模式,不僅解決了傳統存儲系統中數據丟失和成本高昂的問題,還爲用戶提供了可靠和長期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Defi,技術Tech,

1. 項目簡介

Arweave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通過其區塊編織(Blockweave)技術和原生加密貨幣 AR 代幣,提供永久且不可變的數據存儲服務。用戶可以支付一次性費用,以永久存儲數據,並通過貢獻未使用的存儲空間來獲得獎勵。

作爲一個幫助任何人永久存儲數據的工具,Arweave通過將信息分布在一個稱爲節點或礦工的計算機網路中來工作。這種方式與傳統互聯網不同,因爲今天的互聯網由少數公司的服務器控制,這些服務器可能會隨時癱瘓或悄悄地改變內容。Arweave 通過一個廣泛的節點網路爲一個平行的互聯網(稱爲 Permaweb)提供服務。所有這些節點通過長時間提供現有數據存儲,並根據客戶要求存儲新數據的方式來賺錢。Arweave 使用其原生加密貨幣 AR 來運行服務,當人們花費代幣來存儲數據時,會支付 AR 給礦工,並將一部分 AR 儲存在一個捐贈基金中,以保證無限的永久存儲。

2. 工作原理

Arweave 通過一種名爲區塊編織(Blockweave)的創新數據結構運行,該結構將每個區塊連結到前一個區塊和一個歷史區塊(回憶區塊)。礦工在添加新區塊之前,必須提供訪問證明(Proof of Access, PoA),以確保所有數據的完整性和不可變性。用戶只需支付一次性費用,即可永久存儲數據,費用的一部分用於初始存儲成本,另一部分進入捐贈基金用於未來的存儲費用。隨機訪問的簡潔證明(Spora)進一步提升了網路的效率和安全性。捆綁技術(Bundling)則通過將多個交易合並成一個大交易,提高了數據上傳的效率和網路性能。通過這些機制,Arweave 實現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永久的數據存儲網路。

3. 核心機制

3.1 區塊編織(Blockweave)

區塊編織(Blockweave)是 Arweave 的核心數據結構,改進了傳統區塊鏈的設計,實現了高效、可靠和永久的數據存儲。以下是對區塊編織的詳細分析:

3.1.1 基本結構

區塊編織與傳統區塊鏈的主要區別在於其連結結構。傳統區塊鏈每個區塊只連結到前一個區塊,而區塊編織中的每個區塊不僅連結到前一個區塊(父區塊),還連結到一個歷史區塊(回憶區塊)。這種雙重連結結構增加了數據存儲的冗餘性和安全性。

  • 父區塊:與傳統區塊鏈一樣,區塊編織中的每個區塊都連結到其直接前一個區塊,形成基本的鏈式結構。
  • 回憶區塊:每個區塊還連結到一個隨機選擇的歷史區塊,這個連結是隨機的,目的是爲了增加數據的冗餘性和訪問性。

3.1.2 數據驗證過

程在區塊編織中,礦工在生成新區塊之前,需要驗證一個隨機選擇的歷史區塊。這種驗證機制被稱爲訪問證明(Proof of Access, PoA)。PoA 確保了所有存儲的數據塊都能被訪問和驗證,礦工爲了增加獲得挖礦獎勵的機會,會存儲更多的歷史數據塊,從而增加了數據的冗餘度。

  • 隨機選擇:通過隨機選擇歷史區塊進行驗證,確保了礦工無法預見需要驗證的具體數據塊,從而必須存儲大量歷史數據。
  • 數據完整性:這種機制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增加了數據的安全性。

3.1.3 數據存儲的冗餘性

區塊編織的雙重連結結構大大增加了數據的冗餘性。由於每個區塊都連結到多個區塊,即使某些節點失效或丟失數據,其他節點仍然可以通過冗餘連結恢復數據。這種設計提高了數據的持久性和抗故障能力。

  • 多重連結:通過父區塊和回憶區塊的雙重連結,數據在網路中的存儲具有高度冗餘性。
  • 數據恢復:在節點失效或數據丟失的情況下,其他節點可以利用冗餘連結恢復數據,確保數據的高可用性。

3.1.4 區塊編織的構建和挖礦

礦工在 Arweave 網路中通過生成新區塊來獲得獎勵。爲了生成新區塊,礦工必須能夠訪問並驗證指定的歷史區塊。這種機制激勵礦工存儲更多的歷史數據,提高了網路的整體數據存儲量和安全性。

  • 挖礦過程:礦工需要驗證隨機選擇的歷史區塊,生成新區塊並獲得 AR 代幣獎勵。
  • 激勵機制:這種機制促使礦工存儲更多數據,增加數據的冗餘度和網路的安全性。

3.1.5 數據的不可變性和安全性

由於區塊編織中的每個區塊都連結到多個區塊,並且通過 PoA 機制進行驗證,確保了數據一旦存儲便不可更改和刪除。這種不可變性提供了高安全性,防止數據被惡意篡改或刪除。

  • 不可變性:一旦數據存儲在區塊編織中,便不可更改或刪除,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 安全性:多重連結和隨機驗證機制提高了數據的安全性,防止惡意篡改。

    3.2 隨機訪問的簡潔證明(Spora)

隨機訪問的簡潔證明(Spora)是 Arweave 用於提升其網路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共識機制。通過 Spora,Arweave 能夠在確保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數據存儲和訪問的效率。以下是對 Spora 詳細分析的幾個關鍵方面:

3.2.1 基本原理Spora(Succinct Proofs of Random Access)

是一種改進的訪問證明(Proof of Access, PoA)機制。其核心思想是通過隨機選擇歷史數據塊來驗證新數據塊,從而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這種隨機性減少了礦工作弊的可能性,同時增加了網路的安全性和數據的冗餘性。

3.2.2 數據驗證過程

在 Spora 中,礦工在添加新區塊之前,需要驗證一個隨機選擇的歷史數據塊。這個隨機選擇過程使得礦工無法預見需要驗證的具體數據塊,從而無法有選擇性地存儲數據。通過這種方式,Spora 確保了礦工必須存儲大量的歷史數據塊以增加他們的挖礦機會,從而提高了數據的冗餘度和網路的整體安全性。

3.2.3 提升礦工的激勵Spora

增強了礦工的激勵機制。由於礦工必須存儲更多的歷史數據塊以增加挖礦成功的概率,這促使他們投入更多資源來存儲和維護數據。礦工不僅通過驗證和存儲數據獲得挖礦獎勵,還通過增加數據存儲量提高了其在網路中的競爭力。

3.2.4 能源效率的提升與傳統的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

機制相比,Spora 更加節能。PoW 需要礦工通過復雜的計算來驗證交易,這導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而 Spora 通過隨機訪問和驗證歷史數據塊,大大減少了計算資源的消耗,從而提高了網路的能源效率。這種高效的驗證過程不僅降低了能源成本,還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3.2.5 安全性和抗攻擊性

Spora 通過其隨機性和數據冗餘性,增強了網路的安全性和抗攻擊性。由於礦工無法預測需要驗證的數據塊,這使得惡意攻擊者很難進行有針對性的攻擊。此外,礦工存儲的大量歷史數據塊也增加了攻擊者需要破壞的數據量,從而提高了網路的整體安全性。

3.3 捆綁技術(Bundling)

Arweave 的捆綁技術(Bundling)是其提高數據上傳效率和網路擴展性的關鍵創新之一。通過這一技術,Arweave 能夠有效地處理大規模數據上傳,提升用戶體驗和網路性能。以下是對捆綁技術的詳細分析:

3.3.1 基本原理

捆綁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將多個小交易合並成一個大交易,然後將這個大交易上傳到區塊編織(Blockweave)中。這種方法減少了單個交易的頻繁上傳操作,從而減少了網路擁堵,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

3.3.2 數據上傳的效率提升

在沒有捆綁技術的情況下,每次上傳交易都需要單獨處理和記錄,這不僅增加了區塊鏈的負擔,也導致了數據上傳過程中的效率低下。通過捆綁技術,多個小交易被打包成一個大交易後上傳,減少了鏈上交易的數量,從而大幅提升了數據上傳的效率。

3.3.3 網路擴展性

捆綁技術顯著提高了 Arweave 網路的擴展性。在大規模數據上傳場景中,如非同質化代幣(NFT)項目、媒體文件存儲等,捆綁技術能夠有效處理大量的並發上傳請求,避免了網路擁堵和性能瓶頸。例如,Arweave 曾在一次捆綁操作中成功上傳了 47GB 的數據,這在傳統的鏈上數據存儲方案中是難以實現的。

3.3.4 交易確定性和開發者體驗

通過捆綁技術,開發者和用戶可以更確定地知道數據上傳的結果,因爲大交易的上傳成功率高於多個小交易分別上傳的成功率。這種確定性提升了開發者的體驗,使得他們可以更專注於應用開發,而不必擔心底層數據存儲的復雜性。3.3.5 成本效益捆綁技術不僅提高了數據上傳的效率,還帶來了顯著的成本效益。在傳統的鏈上數據存儲模型中,每個交易都需要支付費用,而捆綁技術通過合並交易,減少了交易次數,從而降低了整體的交易成本。這對於需要存儲大量數據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優勢。3.3.6 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捆綁技術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盡管多個交易被合並成一個大交易,但每個小交易的數據依然保持完整且不可篡改。這樣,即使在上傳過程中出現問題,也可以通過重新打包和上傳來確保數據的安全和完整。

3.4 Wildfire機制

Wildfire 是 Arweave 網路中的一種激勵機制,旨在通過優化數據傳播和提高網路性能來提升整體用戶體驗。以下是對 Wildfire 機制的詳細分析:

3.4.1 基本原理

Wildfire 機制通過一種排名系統來激勵節點快速響應和滿足數據請求。節點根據其在網路中傳播數據的速度和效率進行排名,排名越高的節點將獲得更多的請求和獎勵。這種機制確保了數據在網路中的快速分發,提高了網路的整體性能。

3.4.2 數據傳播效率

Wildfire 機制的核心在於提高數據傳播的效率。節點在網路中接收到新數據後,會盡快將其傳播給其他節點。傳播速度快、響應迅速的節點會在排名中佔據優勢,從而獲得更多的請求處理機會和相應的獎勵。

  • 快速傳播:節點在接收到新數據後,迅速將其傳播給其他節點,確保數據在網路中的快速流動。
  • 效率優先:通過排名機制,鼓勵節點優化數據傳播效率,提高網路整體性能。

3.4.3 節點排名系統

Wildfire 機制通過對節點的表現進行排名來激勵節點提高數據傳播效率。排名系統根據節點響應數據請求的速度和可靠性對節點進行評分。評分高的節點在網路中享有更高的優先級,獲得更多的請求處理機會和獎勵。

  • 響應速度:節點響應數據請求的速度是排名的重要指標,速度越快,排名越高。
  • 數據可靠性:節點提供數據的可靠性也是排名的關鍵因素,數據提供越穩定,排名越高。

3.4.4 激勵和獎勵機制

Wildfire 機制通過獎勵高排名節點來激勵節點提升數據傳播效率。節點通過快速、可靠地傳播數據,獲得更高的排名和更多的獎勵。這種獎勵機制確保了節點在網路中的積極參與,提升了網路的整體性能和數據的可用性。

  • 排名獎勵:高排名節點獲得更多的請求處理機會和相應的獎勵。
  • 經濟激勵:節點通過提供快速、可靠的數據傳播服務獲得經濟回報,激勵節點持續優化性能。

3.4.5 網路健康和魯棒性

Wildfire 機制不僅提高了數據傳播的效率,還增強了網路的健康和魯棒性。通過激勵節點快速響應和傳播數據,Wildfire 機制確保了網路在高負載和高需求情況下的穩定性和高效運行。

  • 高負載適應:在高負載情況下,Wildfire 機制確保數據能夠快速、高效地在網路中傳播。
  • 魯棒性提升:通過優化節點的表現,Wildfire 機制增強了網路的整體魯棒性和可靠性。

4. AR代幣

AR 代幣是 Arweave 網路中的原生加密貨幣,扮演着多個關鍵角色,從激勵礦工到支付數據存儲費用,再到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經濟平衡。

以下是對 AR 代幣的詳細分析: 4.1 AR 代幣的基本功能

  • 支付數據存儲費用:用戶在 Arweave 網路上存儲數據時,需要使用 AR 代幣支付一次性存儲費用。這些費用保證了數據的永久存儲。
  • 激勵礦工:礦工通過存儲和驗證數據來獲得 AR 代幣作爲獎勵。這個機制激勵礦工積極參與數據存儲和維護,確保網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2 一次性支付模式Arweave 的商業模式與傳統的訂閱服務不同,用戶只需支付一次性費用即可永久存儲數據。這些費用的一部分用於支付初始存儲成本,另一部分進入捐贈基金(Endowment Fund),用於未來的存儲費用。

  • 初始存儲成本:支付的費用立即用於支付數據的初始存儲和訪問。
  • 捐贈基金:約 86% 的費用進入捐贈基金,該基金用於長期激勵礦工並確保數據的持久性。

    4.3 存儲捐贈基金(Endowment Fund)

捐贈基金的設計類似於傳統的經濟捐贈結構,旨在通過利息和增值來支付未來的存儲成本。用戶支付的初始費用產生的利息用於支付礦工的長期存儲費用,確保數據能夠永久保存。

  • 基金運作:捐贈基金積累的資金和利息確保礦工在未來多年內獲得持續的經濟激勵。
  • 成本下降預期:隨着數據存儲成本預計持續下降,捐贈基金的利息收入足以覆蓋長期存儲費用。

    4.4 代幣供應

  • 初始供應量:6600 萬枚 AR 代幣。
  • 流通供應量: 5500 萬枚 AR 代幣
  • 逐步減半:類似於比特幣的減半機制,確保代幣供應的稀缺性和長期價值。但與之不同的是,AR 代幣採用的是逐步減半機制,這意味着代幣的發行量會在每一個小週期內逐步減少。

    4.5 AR代幣分配

  • 種子銷售:9%。
  • 私人出售:13.42%。
  • 公開發售:(ICO):3.75%。
  • 戰略合作夥伴:5.42%。
  • 顧問:2.42%。
  • 團隊:10.83%。
  • 科技初創公司:0.5%。
  • 採用激勵:15.92%。
  • 項目:22.07%。
  • 挖礦獎勵:16.67%。

    4.6 代幣的經濟激勵

AR 代幣通過多種方式激勵網路參與者:

  • 礦工獎勵:礦工通過存儲和驗證數據獲得 AR 代幣獎勵,增加他們的參與積極性。
  • 用戶支付:用戶支付 AR 代幣以存儲數據,確保他們的數據能夠永久保存。
  • 收益分享:Arweave 引入收益分享代幣(Profit Sharing Tokens, PST),開發者通過構建和運營應用程序來獲得微小的分紅,促進生態系統的發展和創新。

    4.7 代幣的市場表現

AR 代幣在市場上的表現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存儲需求的增加、生態系統的發展以及市場對去中心化存儲解決方案的認可。AR 代幣的價值隨着網路的增長和用戶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 市場需求:隨着 Arweave 網路的增長和用戶需求的增加,AR 代幣的市場價值也相應提高。
  • 生態系統發展:更多的開發者和項目加入 Arweave 生態系統,推動了 AR 代幣的需求和價值增長。

截至當前,AR 代幣的市場表現如下:

  • 價格:$46.83,最近7天上漲了16.10%。
  • 市值:$3,065,146,793,最近下降了2.26%。
  • 24小時交易量:$172,123,630,最近增長了104.49%。
  • 交易量/市值比:5.38%。
  • 流通供應量:65,454,185 AR,佔總供應量的99.17%。
  • 完全稀釋市值:$3,090,706,704。

5. 團隊/合作/融資情況

5.1 團隊

Arweave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協議,其核心團隊由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和行業領導者組成。創始人兼 CEO Sam Williams 畢業於諾丁漢大學,具備深厚的區塊鏈技術背景。首席運營官(COO)Sebastian Campos Groth 畢業於喬治敦大學,曾在 Techstars 工作,負責項目的日常運營。法務主管 Giti Said 畢業於維也納大學,負責處理法律事務。團隊還包括多名技術和業務專家,如 Liquity 的聯合創始人 Richard Pardoe 和 Movement Labs 的工程主管 Andy Bell 等,他們共同推動 Arweave 的發展和創新。

5.2 合作

  1. KYVE
  • 簡介:KYVE 是一個基於 Arweave 構建的區塊鏈存儲中間件,提供標準化的驗證和存檔框架。
  • 合作亮點:

KYVE 主網啓動,上傳了超過 2000 TB 的數據。KYVE 與 19 個項目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計劃在 2024 年舉辦社區增長活動。2. Irys(前身爲 Bundlr)

  • 簡介:Irys 是 Arweave 的一個擴展解決方案,通過捆綁交易增加 Arweave 的永久數據吞吐量。
  • 合作亮點:

2023 年 9 月,Irys 完成了 10 億筆交易的處理。2023 年 10 月,Irys 與 Solana Mobile 合作存儲 DApp Store 應用程序。3. ArDrive

  • 簡介:ArDrive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雲存儲應用程序,類似於 Web3 的 Dropbox 或 Google Drive。
  • 合作亮點:

2023 年 2 月,ArDrive 完全去中心化,並存儲在 Arweave 上。2023 年 5 月,ArDrive 2.0 推出,新增了暗黑模式、錢包生成和大文件上傳功能。

5.3 融資情況

Arweave 自成立以來,通過多輪融資,成功籌集了3730 萬美元的資金,主要投資方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a16z)、Union Square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 等知名機構。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融資事件:

  1. 種子輪融資
  • 時間:2017 年
  • 金額:500 萬美元
  • 主要投資方:Andreessen Horowitz(a16z)
  1. 私募輪融資
  • 時間:2019 年
  • 金額:830 萬美元
  • 主要投資方:Multicoin Capital、Union Square Ventures、a16z、Coinbase Ventures、Arrington XRP Capital
  1. 公募輪(ICO)
  • 時間:2018 年
  • 金額:1570 萬美元
  • 說明:通過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公募,吸引了大量早期投資者。
  1. 後續融資
  • 時間:2020 年
  • 金額:830 萬美元
  • 主要投資方:Andreessen Horowitz(a16z)、Union Square Ventures、Coinbase Ventures
  1. 最新融資
  • 時間:2023 年
  • 金額:830 萬美元
  • 主要投資方:a16z、Coinbase Ventures、Multicoin Capital

6. 項目評估

6.1 賽道分析Arweave 屬於去中心化數據存儲賽道,通過其創新的區塊編織(Blockweave)技術,實現了永久存儲數據的功能。該項目的核心目標是提供一個高效、安全且可擴展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使數據能夠永久保存且不可篡改。以下是一些與 Arweave 類似的去中心化數據存儲項目:

  1. FIL
  • 簡介:FIL 是一個去中心化存儲網路,利用 FIL(星際文件系統)技術,通過經濟激勵機制驅動存儲節點。
  • 核心技術:證明復制(Proof of Replication)和時空證明(Proof of Spacetime)。
  • 特點:用戶按需支付存儲費用,支持大規模數據存儲和檢索。
  1. Siacoin
  • 簡介:Siacoin 是一個去中心化存儲平台,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安全、低成本的數據存儲。
  • 核心技術:智能合約和存儲證明。
  • 特點:用戶支付 Siacoin 代幣來租用存儲空間,提供低成本的分布式存儲解決方案。
  1. Storj
  • 簡介:Storj 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雲存儲平台,用戶可以通過分布式網路存儲數據。
  • 核心技術:分片技術和分布式哈希表(DHT)。
  • 特點:數據被分片加密後存儲在全球各地的節點上,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6.2 項目優勢

  1. 永久存儲:用戶只需支付一次性費用,即可將數據永久存儲在 Permaweb 上,無需每月訂閱費用。
  2. 去中心化: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存儲數據,減少了依賴中心化服務器的風險。
  3. 強大的支持:Arweave 獲得了包括 a16z、Coinbase Ventures 和 Union Square Ventures 等知名投資者的支持。
  4. 廣泛應用:被 OpenSea 和 Solana 的 NFT 項目 Metaplex 用作默認元數據存儲平台,確保了 NFT 數據的長期有效性。

    6.3 不足之處

  5. 初始成本高

  • 一次性支付:雖然 Arweave 的一次性支付模式可以確保永久存儲,但相較於按需支付的模式,初始成本可能較高。這對於一些用戶,尤其是小型企業或個人用戶,可能會造成資金壓力。
  • 費用透明度:一次性支付的費用結構可能不如按需支付模式透明,用戶在決定使用 Arweave 之前需要對其費用結構有全面的了解。
  1. 網路效應不足
  • 用戶和開發者的吸引力:盡管 Arweave 的技術優勢明顯,但其用戶和開發者生態系統仍在發展中,與一些成熟的去中心化存儲項目相比,吸引力可能不足。
  • 市場認知度:Arweave 的市場認知度相較於 FIL 等競爭對手可能還不夠高,需要更多的市場推廣和社區建設來提升其知名度和用戶基礎。
  1. 技術和開發挑戰
  • 開發復雜性:Arweave 的區塊編織和其他技術對於開發者來說可能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開發者需要投入較多的學習成本來理解和應用這些技術。
  • 技術瓶頸:盡管 Arweave 提供了高效的存儲解決方案,但在面對大規模數據存儲和處理時,仍可能遇到技術瓶頸,需要持續的技術改進和優化。

7. 結語

Arweave 作爲去中心化數據存儲領域的創新者,通過其獨特的區塊編織(Blockweave)技術和強大的經濟激勵機制,實現了數據的永久存儲和高效管理。其一次性支付、永久存儲的商業模式,不僅解決了傳統存儲系統中數據丟失和成本高昂的問題,還爲用戶提供了可靠和長期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盡管 Arweave 在技術和市場推廣上仍面臨一些挑戰,但其不斷擴展的生態系統和多樣化的合作夥伴關係爲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着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存儲需求的不斷增長,Arweave 有望在未來成爲這一領域的領導者,爲全球用戶提供更加安全、透明和高效的數據存儲服務。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Arweave 正在朝着成爲全球領先的去中心化存儲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目標穩步邁進。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鏈茶館],著作權歸屬原作者[茶館小二兒],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Empieza ahora
¡Registrarse y recibe un bono de
$100
!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