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公司正在與比特幣 "全力以赴" – 機會還是潛在的危險?

在2025年,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購買比特幣(BTC)的浪潮愈演愈烈。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衆多企業積極將BTC納入資產負債表。當比特幣價格漲時,他們的資產價值不僅隨之增加,股票價格也因市場信心而高漲。

但大問題是:這些公司在市場進入衰退週期時是否有足夠的抗壓能力?

組織的參與 – 與比特幣的雙刃劍

自從Michael Saylor – Strategy的聯合創始人 – 發起購買比特幣的運動以來,許多大公司紛紛效仿。Dean Chen (Bitunix) 認爲機構資金已經使比特幣在投資者眼中變成了“數字黃金”:

“僅在2025年初的7個月內,流入機構專用比特幣ETF的淨資金已超過50億美元。黑石的IBIT基金目前管理着超過850億美元的資產,推動比特幣自年初以來漲超過26%。”

然而,根據Ledn的首席信息官John Glover的說法,盡管機構參與幫助減少了比特幣的波動,但他們也是在面臨風險時傾向於“先賣後想”的投資羣體。他們承受來自股東的壓力,季度財務報告,並不是基於理想採取行動。

“當緊張局勢升級時,他們將毫不猶豫地拋售。”

Chen也警告說:如果市場反轉,量化基金和高頻交易將是最先撤退的人。然而,一些專家,如Marcin Kazmierczak (Redstone),認爲正是這些機構爲加密貨幣市場帶來了更長遠的投資思維和更系統的風險管理。

在積累比特幣的資助模型背後

大型公司通常使用債務來購買BTC——這一策略有助於擴展資產,但也存在風險。根據Redbox Global,到2028年,像MARA Holdings和Strategy這樣的公司將面臨128億美元的到期債務牆。

“盡管持有超過725,000 BTC,他們仍然每季度燒錢以追求借貸策略 – 賣股票 – 買比特幣。如果股票價格暴跌,他們可能被迫拋售BTC以周轉資金。”

Chen透露Strategy自2020年以來已籌集超過420億美元以平均價格71,268美元購買BTC。該策略在牛市中有效,但在市場反轉時卻使企業變得脆弱,特別是在可轉換債券到期強制轉換時。

此外,一項研究表明,當債務/股本比率超過30%且資產價格下降20%時,違約風險將增加超過40%。

然而,Glover認爲那些具有可持續財務結構的公司——如低借款利率和靈活到期時間——仍然可以在熊市中生存。但是對於那些新興公司,尚未具備強大內力,被迫出售比特幣以償還債務的情況完全有可能發生。

“只需看看特斯拉9700萬美元的減價,就能理解‘持有BTC而沒有策略’是多麼危險。”

如果組織開始拋售 – 比特幣會發生什麼?

目前最大的風險之一是BTC的集中在一些大公司手中。目前,3家上市公司共持有約695,000 BTC——相當於全球供應的超過3.3%。

“當一家公司擁有近3%的BTC總供應量時,如Strategy,這不僅是一個優勢,也是一個風險。如果他們因財務壓力不得不出售,拋售潮的蔓延將導致流動性枯竭,價格會跌至失控的程度,”Glover警告道。

而當BTC大幅下跌時,不僅比特幣受到影響。歷史表明,當大資金撤出市場時,山寨幣和 meme 幣可能會比BTC下跌2-3倍。

“如果財政公司大規模拋售,主要支撐位被擊穿,恐慌情緒將迅速蔓延,推動市場進入持續數月的下行週期,”陳說。

什麼決定持有比特幣公司的生存能力?

除了市場因素,專家們還列出了一些宏觀障礙,例如:

Chen還指出,如果像《清晰法案》這樣的法律政策獲得通過,合規成本的降低將有助於公司維持長期的BTC戰略。

盡管各機構的比特幣投資策略目前正在發揮效果,但熊市將是一次真正的考驗。那些準備充分、資本結構穩健、長期戰略明確的人將會脫穎而出。相反,借債過多、完全依賴BTC價格的企業將會是輸家。

“熊市無法消滅比特幣——但它會告訴我們誰真正相信這一資產的未來,”Glover總結道。

安妮

BTC-2.6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