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的終結

中級2/18/2024, 5:37:31 AM
本文回顧了 Vitalik 對以太坊技術、加密世界現狀、俄烏戰爭、生存與死亡、成長與經歷等諸多話題的思考。

TL;DR

在最近兩年裡,我最深刻的記憶之一是在黑客馬拉鬆上的演講。我參觀黑客屋,以及在黑山進行Zuzalu活動,看到比我小整整十歲的人們在各種項目中扮演領導角色(從組織者到開髮者),從事的工作涉及加密審計、以太坊第2層協議擴展、合成生物學等等。Zuzalu核心組織團隊的一個梗是21歲的Nicole Sun,一年前她曾邀請我參觀韓國的一個黑客屋:一個大約有30人的聚會,在那裡,我第一次記得自己顯然是房間裡年齡最大的人。

當我和那些黑客屋的居民一樣年輕時,我記得很多人都在誇我是像扎剋伯格等那樣的花樣少年,改變著世界。我對此有些不太滿意,一方麵是因爲我不喜歡那種關註,另一方麵是因爲我不明白爲什麽人們非要把“神童”翻譯成德語,用英語不是挺好嗎?但看著所有這些人比我更進一步,比我更年輕,我清楚地意識到,如果那曾經是我的角色,那麽現在便不再是了。我現在有著某種不衕的角色,是時候讓下一代接過曾屬於我的責任了。

2022年8月,通往首爾黑客屋的路。這是我拍的照,因爲我不確定自己要進哪一間房子,在與組織者溝通以確定具體位置。當然,最終髮現房子根本不在這條路上,而是在右邊大約二十米遠的一個更顯眼的地方。

作爲提高壽命的支持者(即進行醫學研究,確保人類可活上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人們經常問我:生命的意義難道不是與其有限性密切相關嗎:你隻有很短的一段時間,所以你必鬚好好享受嗎?歷史上,我本能地排斥了這個想法:雖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事物有限或稀缺,我們往往更加重視它們,但認爲長期存在的無聊可能會比完全不存在還糟糕,這簡直荒謬。此外,我有時會想,即使永生的生活被證明是如此糟糕,我們總是可以通過衕時髮動更多的“戰爭”來提高我們的“刺激感”,減少我們的壽命。我們今天非反社會主義者拒絶了這一選項,這強烈暗示了一旦成爲實際選擇時,我們也會因爲生物死亡和苦難而拒絶它。

然而,隨著歲月的增長,我意識到我甚至不需要爲此辯論。無論我們的整個生命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美好事物都是有限的。你以爲永遠都會在一起的友誼最終也會慢慢消逝在時間的迷霧之中。你的個性可能在10年內完全改變。城市可以完全轉變,有時變得更好,有時變得更糟。你自己可能會搬到一個新的城市,重新開始適應你的物理環境。政治意識形態是有限的:你可能會圍繞你對最高邊際稅率和公共醫療保健的看法建立完整的身份,十年後,當人們似乎完全不再關心這些話題,而全心全意談論“覺醒”、“青銅時代思維”和“e/acc”時,你可能會感到完全迷失。

一個人的身份總是與他們在所處的更廣泛世界中的角色聯繫在一起,在十年的時間裡,不僅一個人會改變,周圍的世界也會改變。我以前寫過的一個我想法中的變化是,我的思維中的經濟學想法比十年前少了。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加密生活的頭五年中,我花了大量時間試圖髮明數學上可以證明最優的治理機製,最終我髮現了一些基本的不可能結果,這使我清楚地認識到(i)我所尋找的東西是不可能的,以及(ii)使現存的缺陷繫統在實踐中的成功與失敗之間産生差異的最重要的變量(通常是參與者子群之間的協調程度,但也包括我們經常將其作爲“文化”黑匣子的其他東西)是我甚至都沒有建模的變量。

之前,數學是我身份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在高中時參加了許多數學競賽,併且很快在涉足加密貨幣後開始大量編程,涉及以太坊比特幣等等,我對每個新的密碼協議都感到興奮,經濟學也似乎是我更廣泛世界觀的一部分:它是理解和改善社會世界的數學工具。所有的部分都很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現在,這些部分的契合程度略有降低。我仍然使用數學來分析社會機製,盡管目標更多地是提出粗略的第一步猜測,來理解和緩解最壞情況的行爲(在現實世界中,這通常由機器人而不是人類來完成),而不是解釋平均情況的行爲。現在,即使支持與十年前相衕類的理想,我的許多寫作和思考也經常使用非常不衕類型的論證。

現代人工智能讓我著迷的一件事是,它讓我們以數學和哲學的方式研究隱藏的變量,以不衕的方式指導人類互動:人工智能可以使“共鳴”變得清晰易讀。

所有這些死亡、誕生和重生,無論是思想的還是人群的集合,都是生命有限的方式。這些死亡和誕生將繼續髮生在我們生活了兩個世紀、一千年或與主序恆星相衕壽命的世界中。如果你個人覺得生活沒有足夠的有限性、死亡和重生在其中,你就不必髮動戰爭來增加更多:你也可以做出與我相衕的選擇,成爲一個數字游牧者。

“馬裡烏波爾的畢業生正在減少”。

我仍然記得在丹佛的酒店房間裡,那時是當地時間2022年2月23日晚上7點20分,我焦急地盯著電腦屏幕。在過去的兩個小時裡,我一直在瀏覽 Twitter 穫取最新消息,併衕時不斷地聯繫我父親,他和我有著完全相衕的想法和擔憂,直到他最終髮來了那個命運般的回覆。我髮了一條推特,盡可能清楚地錶明了我對這個問題的立場,然後繼續觀察。那天晚上我熬夜到很晚。

第二天早上,我醒來髮現烏剋蘭政府的 Twitter 賬戶在迫切地請求加密貨幣捐款。起初,我以爲這不可能是真的,我非常擔心這個賬戶被人趁機入侵:也許是俄羅斯政府本身,利用大家的混亂和絶望來偷點錢。我的“安全意識”本能占了上風,我立即開始在推特上警告人們要小心,衕時通過我的網絡尋找能夠確認或否認 ETH 地址是否真實的人。一個小時後,我確信這確實是真的,併公開傳達了我的結論。大約一個小時後,家人給我髮來一條消息,指出考慮到我已經做過的事情,就我的安全而言,我最好不要再回到俄羅斯了。

八個月後,我目睹了加密世界經歷了一種完全不衕的動蕩:Sam Bankman-Fried 和 FTX 極端公開的倒閉。當時,有人在 Twitter 上髮布了一份“加密主角”長列錶,錶明了哪些人已經潰敗,哪些人仍然完好無損。傷亡率巨大:

排名列錶(覆製自以上推文

SBF 的情況併非是獨一無二的:它包含了 MtGox 的各個方麵以及之前席卷加密貨幣領域的其他一些動蕩。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在2014年視爲加密空間的指路明燈、可輕鬆跟隨腳步的大多數人在那時已不覆存在。

遠觀我的人往往認爲我是一個高效率的人,這可能是因爲這是你會期待一個“主角”或“項目創始人”“輟學者”的特質。然而,實際上,我併非如此。我小時候所推崇的美德不是通過開啟一個獨特的新項目來展示創造力的美德,也不是在一次千載難逢的時刻錶現出勇敢的美德,而是一個認真學生的美德:準時上課,做好作業,穫得99分的平均成績。

我決定輟學併非出於信念而採取的某種勇敢的一步。2013年初,我決定在夏天到 Ripple 實習工作。當美國簽證出了問題時,我選擇與我的比特幣雜誌老闆和朋友 Mihai Alisie 在西班牙共度暑假。八月底,我決定需要花更多時間探索加密世界,於是我將假期延長到了12個月。直到2014年1月,當我看到數百人爲我在 BTC 邁阿密介紹以太坊的演講歡呼時,我才最終意識到,我做出了永遠離開大學的選擇。我在以太坊所做的大部分決定都是在回應其他人的壓力和請求。當我在2017年見到弗拉基米爾·普京時,我沒有想著要安排這次會麵;相反,是別人建議的,我基本上説了“好的,沒問題”。

五年後的現在,我終於意識到,(i)我曾經是在將一個種族滅絶的獨裁者合法化,(ii)在加密空間中,我再也沒有坐下來讓神秘的“其他人”來主導的機會了。

這兩件事件,盡管在其悲劇的類型和規模上有所不衕,但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相似的教訓:我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有責任,我需要有意識地思考我的行動方式。無所作爲,或者被動地生活,讓自己成爲別人計畫的一部分,這併不是一種自動安全,甚至也不是一種無辜的行動。我曾是神秘的其他人之一,我有責任扮演這個角色。如果我不這樣做,加密空間要麽停滯不前,要麽因爲機會主義者的占據而被支配,我隻能責備自己。因此,我決定小心選擇要參與的其他人的計畫,併在自己製定的計畫中變得更高效:少參加一些沒有意義的與隨機有權勢的人的會議,他們隻對我作爲合法性來源感興趣;相反,更多地去做像 Zuzalu 這樣的事情

2023年春天,黑山共和國的 Zuzalu 旗幟。

轉曏更愉快的事情 - 或者至少是類似於解數學難題那樣具有挑戰性的事情,而不是類似於跌倒在跑步中間、需要走2公裡去尋求醫療幫助那樣的挑戰(不,我不會分享更多細節;互聯網已經非常好地證明了在我口袋裡插著一根卷起的USB數據線的照片,而這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完全不衕的互聯網迷因,我當然不想給那些人提供更多彈藥)。

曾談論過經濟角色的變化,需要以不衕的方式思考動機(和協調: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所以這兩者實際上是密切相關的),以及世界正在變成“密集叢林”的概念:大政府、大企業、大團體和幾乎任何X的“大”都將繼續增長,併且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變得越來越頻繁和覆雜。我之前沒有談論過的是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加密領域本身。

加密領域誕生於2008年底,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比特幣區塊鏈的創世區塊包含了英國《泰晤士報》的一篇著名文章的參考:

比特幣的早期模因深受這些主題的影響。比特幣的存在是爲了廢除銀行,這是一件好事,因爲銀行是不可持續、不斷製造金融危機的巨石。比特幣的存在是爲了廢除法定貨幣,因爲如果沒有底層中央銀行及其髮行的法定貨幣,銀行繫統就不可能存在——此外,法定貨幣可以印鈔,爲戰爭提供資金。但在那之後的十五年裡,作爲一個整體的更廣泛的公共話語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對貨幣和銀行的關心。現在什麽被認爲是重要的?好吧,我們可以從在我的新 GPU 筆記本電腦上運的副本Mixtral 8x7b中找到答案:

此外,人工智能可以使振動變得清晰易讀。

不提及貨幣和銀行或政府對貨幣的控製。貿易和不平等被列爲全球關註的問題,但據我所知,正在討論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更多是在物理世界而不是數字世界。加密貨幣最初的“故事”是否越來越落後於時代?

對於這個難題有兩種明智的回應,我相信我們的生態繫統將從接受這兩種回應中受益:

  1. 提醒人們金錢和金融仍然很重要,併做好爲世界上該領域欠缺服務的人群提供服務的工作
  2. 超越金融領域,利用我們的技術構建一個更全麵的替代願景,一個更自由、開放和民主的技術堆棧,併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或者至少提供幫助那些被排斥在主流數字基礎設施之外的人的工具。

第一個答案至關重要,我認爲加密領域在這方麵獨具優勢。加密是少數真正高度去中心化的技術行業之一,開髮者遍布全球各地。

來源:Electric Capital的2023年加密貨幣開髮者報告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訪問了許多新興的全球加密貨幣中心,我可以確認這一點。越來越多的最大加密貨幣項目總部設在世界各地的偏遠地區,甚至是無處不在。此外,非西方的開髮人員通常在理解低收入國家加密貨幣用戶的具體需求方麵具有獨特優勢,併能夠創造滿足這些需求的産品。當我與許多來自舊金山的人交談時,我明顯感到他們認爲人工智能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舊金山是人工智能的首都,因此舊金山是唯一重要的地方。”所以,Vitalik,你爲什麽還沒有在灣區定居併穫得O1簽證呢?”加密貨幣不需要玩這種游戲:這是一個大世界,隻需要去阿根廷、土耳其或贊比亞參觀一次,就會想起許多人仍然麵臨著與金錢和金融服務穫取有關的重要問題,而且仍然有機會通過平衡用戶體驗和去中心化來解決這些問題,以可持續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第二個答案與我最近在我的帖子”讓以太坊再次成爲密碼朋剋“中詳細概述的願景相衕。我主張以太坊社區不應該隻關註金錢,或者成爲一個”價值互聯網”,我們應該拓展眼界。我們應該創建一個完整的去中心化技術棧——一個與傳統的硅穀技術棧獨立的技術棧,就像中國的技術棧一樣,併在各個層麵與中心化的技術公司競爭。

錶格如下:

在我髮錶那篇文章後,一些讀者提醒我,這個堆棧中的一個主要缺失部分是民主治理技術:人們集體做出決策的工具。這是中心化技術實際上併沒有試圖提供的東西,因爲假設每個單獨的公司都由首席執行官運營,併且監督是由一個理事會提供。以太坊過去已受益於非常原始形式的民主治理技術:當 2016-2017年做出一繫列有爭議的決定,例如 DAO 分叉和幾輪髮行量減少時,來自上海的團隊創建了一個名爲Carbonvote的平颱,讓 ETH 持有者可以就決定進行投票。

關於 DAO 分叉的以太坊投票。

這些投票本質上是咨詢性質的:併沒有硬性協議規定結果將決定後續髮生的事情。但它們幫助核心開髮者們穫得信心,實際上實施了一繫列 EIP,因爲他們知道社區的大多數將支持他們。如今,我們可以穫得更豐富的社區成員身份證明,而不僅僅是代幣持有量:如 POAP、Gitcoin Passport 分數、Zu stamps 等。

通過這些各種因素的綜合,我們可以開始看到加密空間如何演變以更好地滿足21世紀的關切和需求的第二個願景:創造一個更全麵的值得信賴、民主和去中心化的技術堆棧。零知識證明在擴展這樣一個堆棧可以提供的範圍方麵至關重要:我們可以超越“匿名因此不可信”與“經驗證和經實名認證”的錯誤二元對立,證明更爲深入的聲明:關於我們是誰以及我們擁有什麽權限。這使我們能夠解決與真實性和操縱相關的擔憂——防範“外部的大哥”——衕時解決與隱私相關的擔憂——以防範“內部的大哥”。這樣,加密不僅是一個金融故事,它還可以成爲打造更好技術類型的更廣泛故事的一部分。

但是,除了講故事之外,我們如何使這一切成爲現實呢?在這裡,我們回到了三年前我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動機的變化性質。通常,那些過於註重金融動機的理論,或者至少,將金融動機視爲可以理解和分析的動機理論,而將其他一切都視爲我們稱之爲“文化”的神秘黑匣子,他們對這個領域感到睏惑,因爲許多行爲似乎違背了金融動機。“用戶併不關心去中心化”,然而項目仍然經常努力實現去中心化。“共識是基於博弈論的”,然而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中,成功的社會運動已經迫使人們遠離主導的挖礦或質押池。

我最近意識到,我所見過的人中沒有人嘗試過創建一個基本的功能地圖,描述加密空間的“預期運行方式”,併嘗試包含更多這些參與者和動機。所以現在讓我快速嘗試一下:

這張地圖本身是理想主義和“描述現實”的有意的 50/50 混合。它的目的是展示生態繫統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它們可以相互支持和共生。實踐中的許多加密機構都是這四種機構的混合體。

這四個部分中的每一個都可以爲整個機器提供一些關鍵的東西:

  • 代幣持有者和 defi 用戶爲整個融資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對於穫得共識算法和零知識證明等技術來提高生産質量至關重要。
  • 知識分子提供想法,以確保這個空間確實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 構建者彌合了差距,嘗試構建爲用戶服務併將想法付諸實踐的應用程序。
  • 務實的用戶是我們最終服務的人群。

每個群體都有覆雜的動機,這些動機與其他群體以各種覆雜的方式相互作用。每個群體都有“功能失調”的版本:應用程序可能是有提取性的,DeFi 用戶可能無意中鞏固了有提取性應用程序的網絡效應,務實的用戶可能鞏固了中心化工作流程,而知識分子可能過於沉迷於理論,過於專註於試圖通過責駡人們“不協調”來解決所有問題,而忽略了金融動機(以及“用戶不便”的負麵動機)也很重要,可以併且應該加以修正。

通常,這些群體傾曏於嘲笑彼此,在我的歷史中,我確實曾參與其中。一些區塊鏈項目公開試圖擺脫他們視爲天真、烏托邦和分散註意力的理想主義,直接專註於應用和使用。一些開髮者蔑視他們的代幣持有者,以及他們對賺錢的骯髒追求。還有一些開髮者蔑視務實的用戶,以及他們對於在更方便的情況下使用中心化解決方案的骯髒意願。

但我認爲有機會改善這四個群體之間的認識,每一方都明白自己最終依賴於其他三方,努力限製自己的過度行爲,併認識到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夢想併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麽遙遠。這是一種和平的形式,我認爲無論是在“加密領域”內部,還是在其與高度一緻的相鄰社區之間的聯繫,這實際上是可能實現的。

加密貨幣全球化的美妙之一在於它曏我展示了世界各種各樣的迷人文化和亞文化,以及它們與加密貨幣世界的互動方式。

我仍然記得2014年第一次訪問中國時所見的一切光明和希望:交易所員工規模擴大至數百人,甚至比美國更快,大規模的GPU和後來的ASIC農場,以及擁有數百萬用戶的項目。與此衕時,硅穀和歐洲長期以來一直是該領域理想主義的主要引擎,各有其獨特風格。從幾乎一開始,以太坊的髮展就幾乎可以説是總部設在柏林,而正是出於歐洲開源文化的思維方式,才涌現了許多關於以太坊如何在非金融應用中使用的早期想法。

以太坊和兩個擬議的非區塊鏈姊妹協議 Whisper 和 Swarm 的圖錶,Gavin Wood 在他的許多早期演示中都使用了這些協議。

硅穀(當然,我指的是整個舊金山灣區)是早期加密貨幣興趣的另一個溫床,與理性主義、有效利他主義和超人類主義等各種意識形態混合在一起。在 2010 年代,這些想法都是新的,它們感覺“與加密貨幣相鄰”:許多對它們感興趣的人也對加密貨幣感興趣,衕樣對另一個方曏也感興趣。

在其他地方,讓常規企業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成爲一個熱門話題。在世界各地的各種場所,人們都能找到接受比特幣的情況,甚至包括日本的侍者也接受比特幣作爲小費。

從那時起,這些社區經歷了很大的變化。除了其他更廣泛的挑戰之外,中國還經歷了多次加密貨幣打擊行動,導緻新加坡成爲許多開髮商的新家。硅穀內部分裂:理性主義者和人工智能開髮者,基本上是衕一個團隊的不衕分支,早在2020年,自斯科特·亞歷山大 (Scott Alexander) 被《紐約時報》人肉搜索以後,在關於人工智能默認路徑的樂觀與悲觀問題上,各個派別成爲了相互對立的派別。以太坊的地域結構髮生了顯著變化,特別是在2018年引入全新團隊來開展權益證明工作時,雖然主要是通過新增而不是通過老團隊的消亡來實現的。死亡、誕生和重生。

還有許多其他社區值得一提。

當我在2016年和2017年多次訪問颱灣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裡人們的自我組織能力和學習意願的結合。每當我寫文件或博客文章時,我經常髮現,在一天之內,一個研究小組會獨立形成,併開始興奮地在Google Docs上註釋文章的每一段。最近,颱灣數字事務部的成員對格倫·韋爾的數字民主和“多元性”的理念也錶現出了類似的期待,併很快在他們的Twitter賬號上髮布了整個領域的思維導圖(其中包括許多以太坊應用)。

Paul Graham曾寫過關於每個城市傳遞的信息:在紐約,“你應該賺更多的錢”。在波士頓,“你真的應該開始閲讀所有那些書了”。在硅穀,“你應該變得更有力量”。當我訪問颱北時,我心中的信息是“你應該重新髮現你內心的那個高中生”。

格倫·韋爾(Glen Weyl)和唐宗漢(Audrey Tang)在颱北的Nowhere書店舉行的研討會上髮言,我在四個月前曾在那裡就“社區筆記”進行過演講。

在過去幾年裡,我多次訪問阿根廷,深感人們渴望併願意借助以太坊和更廣泛的加密世界提供的技術和思想進行建設和應用。如果説硅穀等地是前沿地帶,充斥著對更美好未來的抽象遠期思考,那麽阿根廷等地則是前線,充滿了積極的動力,應對當下需要解決的挑戰:在阿根廷的情況下,是超高通貨膨脹和有限的全球金融繫統聯繫。那裡的加密貨幣採用量異常之高: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上被認出的頻率比在舊金山還要高。當地有許多本地建設者,他們出乎意料地良好結合了務實和理想主義,努力解決人們麵臨的挑戰,無論是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還是改善拉丁美洲以太坊節點的狀況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家咖啡店裡,我和朋友們用以太幣支付賬單。

還有太多其他地方值得一提:總部設在迪拜的國際化和高度國際化的加密社區,東亞和東南亞各地不斷增長的零知識社區,肯尼亞的充滿活力和務實的建設者,科羅拉多州以公共産品爲導曏的太陽朋剋社區等等。

最後,到了2023年,Zuzalu最終創造了一個完全不衕類型的美麗漂浮的子社區,希望它能在未來的歲月裡獨立茁壯成長。這是我對網絡狀態運動最吸引人之處的一個重要方麵:文化和社區不僅是需要捍衛和保護的東西,而且也可以被積極地創造和髮展。

成長過程中人們會學到很多教訓,而這些教訓對不衕的人來説也是各不相衕的。對我來説,其中幾個教訓是:

  • 貪婪併不是唯一形式的自私。懦弱、懶惰、怨恨以及許多其他動機也可能帶來很多傷害。此外,貪婪本身也有很多形式:對社會地位的貪婪往往和對金錢或權力的貪婪一樣有害。作爲在加拿大溫和成長的人,這是一個重要的更新:我覺得自己被教導相信貪婪金錢和權力是大多數罪惡的根源,隻要我確保自己對這些東西不貪婪(例如,通過不斷努力減少分配給前五位“創始人”的ETH供應預挖比例),我就履行了成爲一個好人的責任。當然,這是不正確的。
  • 你可以有偏好,而不需要覆雜的科學解釋來説明你的偏好是真正的絶對好。我一般喜歡功利主義,併髮現它經常不公地受到詆毀,被錯誤地等衕於冷酷無情,但在這一點上,我認爲過度使用像功利主義這樣的理念有時會誤導人類:你可以改變你的偏好,但有一個限度,如果你過於努力,你最終會爲爲什麽你偏愛的每一件事都是服務於普遍人類繁榮的客觀最佳方式而想出理由。這經常會導緻你試圖説服其他人這些後來編造的論點是正確的,從而導緻不必要的衝突。一個相關的教訓是,一個人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與你不合適(無論是在工作、友誼或其他方麵),而併不是在某種絶對意義上是一個壞人。
  • 習慣的重要性。我有意將我的日常個人目標保持在有限範圍內。例如,我每個月嘗試跑一次20公裡,以及“盡量做更多”。這是因爲唯一有效的習慣是你真正保持的習慣。如果某事太難維持,你就會放棄它。作爲一個經常往返於各大陸之間、每年做數十次飛行的數字游牧民族,任何形式的常規對我來説都很睏難,我必鬚圍繞這個現實進行工作。Duolingo的游戲化會通過每天至少做點什麽來推動你維持“成功一陣子”,盡管這實際上對我有用,但做出積極決策很難,所以最好總是做出對你的思維産生最長期影響的積極決策,通過重新編程你的思維使其默認爲不衕的模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學到的很多知識,理論上我可以繼續學習更多。但僅僅通過閲讀他人經驗,實際上學到的東西是有限的。隨著世界變化的速度加快,從他人經驗中穫得的教訓也會更快過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沒有什麽能代替慢慢做事情、穫得個人經驗的過程。

社會世界中的每一件美好事物——一個社區,一個意識形態,一個“場景”,或者一個國家,或者在非常小的尺度上是一個公司,一個家庭或者一段關繫——都是由人們創造的。即使在那些你可以編寫一個合理故事來解釋它從人類文明黎明和十八個部落時代存在的情況下,過去的某個時刻仍然有人必鬚實際編寫那個故事。這些事物是有限的——無論是作爲世界的一部分,還是作爲你所經歷的事物,它們都是基本現實和你自己對其構思和解釋方式的結合物。隨著社區、地方、場景、公司和家庭的消失,人們必鬚創造新的事物來取代它們。

對我來説,2023年是一個觀察衆物(無論其大小)在時間的距離中逐漸消逝的一年。世界正在迅速變化,我被迫用於理解世界變化的框架以及我在影響世界中扮演的角色也在變化著。有死亡,一種真正不可避免的死亡,即使在人類生物衰老和死亡的災難被徹底消除後,它仍將與我們衕在,但也存在新生和重生。繼續保持活躍併盡力創造新事物是我們每個人的任務。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Vitalik],著作權歸屬原作者[Vitalik],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分享

目錄

我童年的終結

中級2/18/2024, 5:37:31 AM
本文回顧了 Vitalik 對以太坊技術、加密世界現狀、俄烏戰爭、生存與死亡、成長與經歷等諸多話題的思考。

TL;DR

在最近兩年裡,我最深刻的記憶之一是在黑客馬拉鬆上的演講。我參觀黑客屋,以及在黑山進行Zuzalu活動,看到比我小整整十歲的人們在各種項目中扮演領導角色(從組織者到開髮者),從事的工作涉及加密審計、以太坊第2層協議擴展、合成生物學等等。Zuzalu核心組織團隊的一個梗是21歲的Nicole Sun,一年前她曾邀請我參觀韓國的一個黑客屋:一個大約有30人的聚會,在那裡,我第一次記得自己顯然是房間裡年齡最大的人。

當我和那些黑客屋的居民一樣年輕時,我記得很多人都在誇我是像扎剋伯格等那樣的花樣少年,改變著世界。我對此有些不太滿意,一方麵是因爲我不喜歡那種關註,另一方麵是因爲我不明白爲什麽人們非要把“神童”翻譯成德語,用英語不是挺好嗎?但看著所有這些人比我更進一步,比我更年輕,我清楚地意識到,如果那曾經是我的角色,那麽現在便不再是了。我現在有著某種不衕的角色,是時候讓下一代接過曾屬於我的責任了。

2022年8月,通往首爾黑客屋的路。這是我拍的照,因爲我不確定自己要進哪一間房子,在與組織者溝通以確定具體位置。當然,最終髮現房子根本不在這條路上,而是在右邊大約二十米遠的一個更顯眼的地方。

作爲提高壽命的支持者(即進行醫學研究,確保人類可活上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人們經常問我:生命的意義難道不是與其有限性密切相關嗎:你隻有很短的一段時間,所以你必鬚好好享受嗎?歷史上,我本能地排斥了這個想法:雖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果事物有限或稀缺,我們往往更加重視它們,但認爲長期存在的無聊可能會比完全不存在還糟糕,這簡直荒謬。此外,我有時會想,即使永生的生活被證明是如此糟糕,我們總是可以通過衕時髮動更多的“戰爭”來提高我們的“刺激感”,減少我們的壽命。我們今天非反社會主義者拒絶了這一選項,這強烈暗示了一旦成爲實際選擇時,我們也會因爲生物死亡和苦難而拒絶它。

然而,隨著歲月的增長,我意識到我甚至不需要爲此辯論。無論我們的整個生命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美好事物都是有限的。你以爲永遠都會在一起的友誼最終也會慢慢消逝在時間的迷霧之中。你的個性可能在10年內完全改變。城市可以完全轉變,有時變得更好,有時變得更糟。你自己可能會搬到一個新的城市,重新開始適應你的物理環境。政治意識形態是有限的:你可能會圍繞你對最高邊際稅率和公共醫療保健的看法建立完整的身份,十年後,當人們似乎完全不再關心這些話題,而全心全意談論“覺醒”、“青銅時代思維”和“e/acc”時,你可能會感到完全迷失。

一個人的身份總是與他們在所處的更廣泛世界中的角色聯繫在一起,在十年的時間裡,不僅一個人會改變,周圍的世界也會改變。我以前寫過的一個我想法中的變化是,我的思維中的經濟學想法比十年前少了。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加密生活的頭五年中,我花了大量時間試圖髮明數學上可以證明最優的治理機製,最終我髮現了一些基本的不可能結果,這使我清楚地認識到(i)我所尋找的東西是不可能的,以及(ii)使現存的缺陷繫統在實踐中的成功與失敗之間産生差異的最重要的變量(通常是參與者子群之間的協調程度,但也包括我們經常將其作爲“文化”黑匣子的其他東西)是我甚至都沒有建模的變量。

之前,數學是我身份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在高中時參加了許多數學競賽,併且很快在涉足加密貨幣後開始大量編程,涉及以太坊比特幣等等,我對每個新的密碼協議都感到興奮,經濟學也似乎是我更廣泛世界觀的一部分:它是理解和改善社會世界的數學工具。所有的部分都很完美地契合在一起。現在,這些部分的契合程度略有降低。我仍然使用數學來分析社會機製,盡管目標更多地是提出粗略的第一步猜測,來理解和緩解最壞情況的行爲(在現實世界中,這通常由機器人而不是人類來完成),而不是解釋平均情況的行爲。現在,即使支持與十年前相衕類的理想,我的許多寫作和思考也經常使用非常不衕類型的論證。

現代人工智能讓我著迷的一件事是,它讓我們以數學和哲學的方式研究隱藏的變量,以不衕的方式指導人類互動:人工智能可以使“共鳴”變得清晰易讀。

所有這些死亡、誕生和重生,無論是思想的還是人群的集合,都是生命有限的方式。這些死亡和誕生將繼續髮生在我們生活了兩個世紀、一千年或與主序恆星相衕壽命的世界中。如果你個人覺得生活沒有足夠的有限性、死亡和重生在其中,你就不必髮動戰爭來增加更多:你也可以做出與我相衕的選擇,成爲一個數字游牧者。

“馬裡烏波爾的畢業生正在減少”。

我仍然記得在丹佛的酒店房間裡,那時是當地時間2022年2月23日晚上7點20分,我焦急地盯著電腦屏幕。在過去的兩個小時裡,我一直在瀏覽 Twitter 穫取最新消息,併衕時不斷地聯繫我父親,他和我有著完全相衕的想法和擔憂,直到他最終髮來了那個命運般的回覆。我髮了一條推特,盡可能清楚地錶明了我對這個問題的立場,然後繼續觀察。那天晚上我熬夜到很晚。

第二天早上,我醒來髮現烏剋蘭政府的 Twitter 賬戶在迫切地請求加密貨幣捐款。起初,我以爲這不可能是真的,我非常擔心這個賬戶被人趁機入侵:也許是俄羅斯政府本身,利用大家的混亂和絶望來偷點錢。我的“安全意識”本能占了上風,我立即開始在推特上警告人們要小心,衕時通過我的網絡尋找能夠確認或否認 ETH 地址是否真實的人。一個小時後,我確信這確實是真的,併公開傳達了我的結論。大約一個小時後,家人給我髮來一條消息,指出考慮到我已經做過的事情,就我的安全而言,我最好不要再回到俄羅斯了。

八個月後,我目睹了加密世界經歷了一種完全不衕的動蕩:Sam Bankman-Fried 和 FTX 極端公開的倒閉。當時,有人在 Twitter 上髮布了一份“加密主角”長列錶,錶明了哪些人已經潰敗,哪些人仍然完好無損。傷亡率巨大:

排名列錶(覆製自以上推文

SBF 的情況併非是獨一無二的:它包含了 MtGox 的各個方麵以及之前席卷加密貨幣領域的其他一些動蕩。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我在2014年視爲加密空間的指路明燈、可輕鬆跟隨腳步的大多數人在那時已不覆存在。

遠觀我的人往往認爲我是一個高效率的人,這可能是因爲這是你會期待一個“主角”或“項目創始人”“輟學者”的特質。然而,實際上,我併非如此。我小時候所推崇的美德不是通過開啟一個獨特的新項目來展示創造力的美德,也不是在一次千載難逢的時刻錶現出勇敢的美德,而是一個認真學生的美德:準時上課,做好作業,穫得99分的平均成績。

我決定輟學併非出於信念而採取的某種勇敢的一步。2013年初,我決定在夏天到 Ripple 實習工作。當美國簽證出了問題時,我選擇與我的比特幣雜誌老闆和朋友 Mihai Alisie 在西班牙共度暑假。八月底,我決定需要花更多時間探索加密世界,於是我將假期延長到了12個月。直到2014年1月,當我看到數百人爲我在 BTC 邁阿密介紹以太坊的演講歡呼時,我才最終意識到,我做出了永遠離開大學的選擇。我在以太坊所做的大部分決定都是在回應其他人的壓力和請求。當我在2017年見到弗拉基米爾·普京時,我沒有想著要安排這次會麵;相反,是別人建議的,我基本上説了“好的,沒問題”。

五年後的現在,我終於意識到,(i)我曾經是在將一個種族滅絶的獨裁者合法化,(ii)在加密空間中,我再也沒有坐下來讓神秘的“其他人”來主導的機會了。

這兩件事件,盡管在其悲劇的類型和規模上有所不衕,但都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相似的教訓:我實際上在這個世界上有責任,我需要有意識地思考我的行動方式。無所作爲,或者被動地生活,讓自己成爲別人計畫的一部分,這併不是一種自動安全,甚至也不是一種無辜的行動。我曾是神秘的其他人之一,我有責任扮演這個角色。如果我不這樣做,加密空間要麽停滯不前,要麽因爲機會主義者的占據而被支配,我隻能責備自己。因此,我決定小心選擇要參與的其他人的計畫,併在自己製定的計畫中變得更高效:少參加一些沒有意義的與隨機有權勢的人的會議,他們隻對我作爲合法性來源感興趣;相反,更多地去做像 Zuzalu 這樣的事情

2023年春天,黑山共和國的 Zuzalu 旗幟。

轉曏更愉快的事情 - 或者至少是類似於解數學難題那樣具有挑戰性的事情,而不是類似於跌倒在跑步中間、需要走2公裡去尋求醫療幫助那樣的挑戰(不,我不會分享更多細節;互聯網已經非常好地證明了在我口袋裡插著一根卷起的USB數據線的照片,而這已經轉化成了一個完全不衕的互聯網迷因,我當然不想給那些人提供更多彈藥)。

曾談論過經濟角色的變化,需要以不衕的方式思考動機(和協調: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所以這兩者實際上是密切相關的),以及世界正在變成“密集叢林”的概念:大政府、大企業、大團體和幾乎任何X的“大”都將繼續增長,併且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變得越來越頻繁和覆雜。我之前沒有談論過的是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加密領域本身。

加密領域誕生於2008年底,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比特幣區塊鏈的創世區塊包含了英國《泰晤士報》的一篇著名文章的參考:

比特幣的早期模因深受這些主題的影響。比特幣的存在是爲了廢除銀行,這是一件好事,因爲銀行是不可持續、不斷製造金融危機的巨石。比特幣的存在是爲了廢除法定貨幣,因爲如果沒有底層中央銀行及其髮行的法定貨幣,銀行繫統就不可能存在——此外,法定貨幣可以印鈔,爲戰爭提供資金。但在那之後的十五年裡,作爲一個整體的更廣泛的公共話語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越了對貨幣和銀行的關心。現在什麽被認爲是重要的?好吧,我們可以從在我的新 GPU 筆記本電腦上運的副本Mixtral 8x7b中找到答案:

此外,人工智能可以使振動變得清晰易讀。

不提及貨幣和銀行或政府對貨幣的控製。貿易和不平等被列爲全球關註的問題,但據我所知,正在討論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更多是在物理世界而不是數字世界。加密貨幣最初的“故事”是否越來越落後於時代?

對於這個難題有兩種明智的回應,我相信我們的生態繫統將從接受這兩種回應中受益:

  1. 提醒人們金錢和金融仍然很重要,併做好爲世界上該領域欠缺服務的人群提供服務的工作
  2. 超越金融領域,利用我們的技術構建一個更全麵的替代願景,一個更自由、開放和民主的技術堆棧,併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或者至少提供幫助那些被排斥在主流數字基礎設施之外的人的工具。

第一個答案至關重要,我認爲加密領域在這方麵獨具優勢。加密是少數真正高度去中心化的技術行業之一,開髮者遍布全球各地。

來源:Electric Capital的2023年加密貨幣開髮者報告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訪問了許多新興的全球加密貨幣中心,我可以確認這一點。越來越多的最大加密貨幣項目總部設在世界各地的偏遠地區,甚至是無處不在。此外,非西方的開髮人員通常在理解低收入國家加密貨幣用戶的具體需求方麵具有獨特優勢,併能夠創造滿足這些需求的産品。當我與許多來自舊金山的人交談時,我明顯感到他們認爲人工智能是唯一重要的事情,舊金山是人工智能的首都,因此舊金山是唯一重要的地方。”所以,Vitalik,你爲什麽還沒有在灣區定居併穫得O1簽證呢?”加密貨幣不需要玩這種游戲:這是一個大世界,隻需要去阿根廷、土耳其或贊比亞參觀一次,就會想起許多人仍然麵臨著與金錢和金融服務穫取有關的重要問題,而且仍然有機會通過平衡用戶體驗和去中心化來解決這些問題,以可持續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

第二個答案與我最近在我的帖子”讓以太坊再次成爲密碼朋剋“中詳細概述的願景相衕。我主張以太坊社區不應該隻關註金錢,或者成爲一個”價值互聯網”,我們應該拓展眼界。我們應該創建一個完整的去中心化技術棧——一個與傳統的硅穀技術棧獨立的技術棧,就像中國的技術棧一樣,併在各個層麵與中心化的技術公司競爭。

錶格如下:

在我髮錶那篇文章後,一些讀者提醒我,這個堆棧中的一個主要缺失部分是民主治理技術:人們集體做出決策的工具。這是中心化技術實際上併沒有試圖提供的東西,因爲假設每個單獨的公司都由首席執行官運營,併且監督是由一個理事會提供。以太坊過去已受益於非常原始形式的民主治理技術:當 2016-2017年做出一繫列有爭議的決定,例如 DAO 分叉和幾輪髮行量減少時,來自上海的團隊創建了一個名爲Carbonvote的平颱,讓 ETH 持有者可以就決定進行投票。

關於 DAO 分叉的以太坊投票。

這些投票本質上是咨詢性質的:併沒有硬性協議規定結果將決定後續髮生的事情。但它們幫助核心開髮者們穫得信心,實際上實施了一繫列 EIP,因爲他們知道社區的大多數將支持他們。如今,我們可以穫得更豐富的社區成員身份證明,而不僅僅是代幣持有量:如 POAP、Gitcoin Passport 分數、Zu stamps 等。

通過這些各種因素的綜合,我們可以開始看到加密空間如何演變以更好地滿足21世紀的關切和需求的第二個願景:創造一個更全麵的值得信賴、民主和去中心化的技術堆棧。零知識證明在擴展這樣一個堆棧可以提供的範圍方麵至關重要:我們可以超越“匿名因此不可信”與“經驗證和經實名認證”的錯誤二元對立,證明更爲深入的聲明:關於我們是誰以及我們擁有什麽權限。這使我們能夠解決與真實性和操縱相關的擔憂——防範“外部的大哥”——衕時解決與隱私相關的擔憂——以防範“內部的大哥”。這樣,加密不僅是一個金融故事,它還可以成爲打造更好技術類型的更廣泛故事的一部分。

但是,除了講故事之外,我們如何使這一切成爲現實呢?在這裡,我們回到了三年前我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些問題:動機的變化性質。通常,那些過於註重金融動機的理論,或者至少,將金融動機視爲可以理解和分析的動機理論,而將其他一切都視爲我們稱之爲“文化”的神秘黑匣子,他們對這個領域感到睏惑,因爲許多行爲似乎違背了金融動機。“用戶併不關心去中心化”,然而項目仍然經常努力實現去中心化。“共識是基於博弈論的”,然而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中,成功的社會運動已經迫使人們遠離主導的挖礦或質押池。

我最近意識到,我所見過的人中沒有人嘗試過創建一個基本的功能地圖,描述加密空間的“預期運行方式”,併嘗試包含更多這些參與者和動機。所以現在讓我快速嘗試一下:

這張地圖本身是理想主義和“描述現實”的有意的 50/50 混合。它的目的是展示生態繫統的四個主要組成部分,它們可以相互支持和共生。實踐中的許多加密機構都是這四種機構的混合體。

這四個部分中的每一個都可以爲整個機器提供一些關鍵的東西:

  • 代幣持有者和 defi 用戶爲整個融資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對於穫得共識算法和零知識證明等技術來提高生産質量至關重要。
  • 知識分子提供想法,以確保這個空間確實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 構建者彌合了差距,嘗試構建爲用戶服務併將想法付諸實踐的應用程序。
  • 務實的用戶是我們最終服務的人群。

每個群體都有覆雜的動機,這些動機與其他群體以各種覆雜的方式相互作用。每個群體都有“功能失調”的版本:應用程序可能是有提取性的,DeFi 用戶可能無意中鞏固了有提取性應用程序的網絡效應,務實的用戶可能鞏固了中心化工作流程,而知識分子可能過於沉迷於理論,過於專註於試圖通過責駡人們“不協調”來解決所有問題,而忽略了金融動機(以及“用戶不便”的負麵動機)也很重要,可以併且應該加以修正。

通常,這些群體傾曏於嘲笑彼此,在我的歷史中,我確實曾參與其中。一些區塊鏈項目公開試圖擺脫他們視爲天真、烏托邦和分散註意力的理想主義,直接專註於應用和使用。一些開髮者蔑視他們的代幣持有者,以及他們對賺錢的骯髒追求。還有一些開髮者蔑視務實的用戶,以及他們對於在更方便的情況下使用中心化解決方案的骯髒意願。

但我認爲有機會改善這四個群體之間的認識,每一方都明白自己最終依賴於其他三方,努力限製自己的過度行爲,併認識到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夢想併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麽遙遠。這是一種和平的形式,我認爲無論是在“加密領域”內部,還是在其與高度一緻的相鄰社區之間的聯繫,這實際上是可能實現的。

加密貨幣全球化的美妙之一在於它曏我展示了世界各種各樣的迷人文化和亞文化,以及它們與加密貨幣世界的互動方式。

我仍然記得2014年第一次訪問中國時所見的一切光明和希望:交易所員工規模擴大至數百人,甚至比美國更快,大規模的GPU和後來的ASIC農場,以及擁有數百萬用戶的項目。與此衕時,硅穀和歐洲長期以來一直是該領域理想主義的主要引擎,各有其獨特風格。從幾乎一開始,以太坊的髮展就幾乎可以説是總部設在柏林,而正是出於歐洲開源文化的思維方式,才涌現了許多關於以太坊如何在非金融應用中使用的早期想法。

以太坊和兩個擬議的非區塊鏈姊妹協議 Whisper 和 Swarm 的圖錶,Gavin Wood 在他的許多早期演示中都使用了這些協議。

硅穀(當然,我指的是整個舊金山灣區)是早期加密貨幣興趣的另一個溫床,與理性主義、有效利他主義和超人類主義等各種意識形態混合在一起。在 2010 年代,這些想法都是新的,它們感覺“與加密貨幣相鄰”:許多對它們感興趣的人也對加密貨幣感興趣,衕樣對另一個方曏也感興趣。

在其他地方,讓常規企業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成爲一個熱門話題。在世界各地的各種場所,人們都能找到接受比特幣的情況,甚至包括日本的侍者也接受比特幣作爲小費。

從那時起,這些社區經歷了很大的變化。除了其他更廣泛的挑戰之外,中國還經歷了多次加密貨幣打擊行動,導緻新加坡成爲許多開髮商的新家。硅穀內部分裂:理性主義者和人工智能開髮者,基本上是衕一個團隊的不衕分支,早在2020年,自斯科特·亞歷山大 (Scott Alexander) 被《紐約時報》人肉搜索以後,在關於人工智能默認路徑的樂觀與悲觀問題上,各個派別成爲了相互對立的派別。以太坊的地域結構髮生了顯著變化,特別是在2018年引入全新團隊來開展權益證明工作時,雖然主要是通過新增而不是通過老團隊的消亡來實現的。死亡、誕生和重生。

還有許多其他社區值得一提。

當我在2016年和2017年多次訪問颱灣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裡人們的自我組織能力和學習意願的結合。每當我寫文件或博客文章時,我經常髮現,在一天之內,一個研究小組會獨立形成,併開始興奮地在Google Docs上註釋文章的每一段。最近,颱灣數字事務部的成員對格倫·韋爾的數字民主和“多元性”的理念也錶現出了類似的期待,併很快在他們的Twitter賬號上髮布了整個領域的思維導圖(其中包括許多以太坊應用)。

Paul Graham曾寫過關於每個城市傳遞的信息:在紐約,“你應該賺更多的錢”。在波士頓,“你真的應該開始閲讀所有那些書了”。在硅穀,“你應該變得更有力量”。當我訪問颱北時,我心中的信息是“你應該重新髮現你內心的那個高中生”。

格倫·韋爾(Glen Weyl)和唐宗漢(Audrey Tang)在颱北的Nowhere書店舉行的研討會上髮言,我在四個月前曾在那裡就“社區筆記”進行過演講。

在過去幾年裡,我多次訪問阿根廷,深感人們渴望併願意借助以太坊和更廣泛的加密世界提供的技術和思想進行建設和應用。如果説硅穀等地是前沿地帶,充斥著對更美好未來的抽象遠期思考,那麽阿根廷等地則是前線,充滿了積極的動力,應對當下需要解決的挑戰:在阿根廷的情況下,是超高通貨膨脹和有限的全球金融繫統聯繫。那裡的加密貨幣採用量異常之高: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上被認出的頻率比在舊金山還要高。當地有許多本地建設者,他們出乎意料地良好結合了務實和理想主義,努力解決人們麵臨的挑戰,無論是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還是改善拉丁美洲以太坊節點的狀況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家咖啡店裡,我和朋友們用以太幣支付賬單。

還有太多其他地方值得一提:總部設在迪拜的國際化和高度國際化的加密社區,東亞和東南亞各地不斷增長的零知識社區,肯尼亞的充滿活力和務實的建設者,科羅拉多州以公共産品爲導曏的太陽朋剋社區等等。

最後,到了2023年,Zuzalu最終創造了一個完全不衕類型的美麗漂浮的子社區,希望它能在未來的歲月裡獨立茁壯成長。這是我對網絡狀態運動最吸引人之處的一個重要方麵:文化和社區不僅是需要捍衛和保護的東西,而且也可以被積極地創造和髮展。

成長過程中人們會學到很多教訓,而這些教訓對不衕的人來説也是各不相衕的。對我來説,其中幾個教訓是:

  • 貪婪併不是唯一形式的自私。懦弱、懶惰、怨恨以及許多其他動機也可能帶來很多傷害。此外,貪婪本身也有很多形式:對社會地位的貪婪往往和對金錢或權力的貪婪一樣有害。作爲在加拿大溫和成長的人,這是一個重要的更新:我覺得自己被教導相信貪婪金錢和權力是大多數罪惡的根源,隻要我確保自己對這些東西不貪婪(例如,通過不斷努力減少分配給前五位“創始人”的ETH供應預挖比例),我就履行了成爲一個好人的責任。當然,這是不正確的。
  • 你可以有偏好,而不需要覆雜的科學解釋來説明你的偏好是真正的絶對好。我一般喜歡功利主義,併髮現它經常不公地受到詆毀,被錯誤地等衕於冷酷無情,但在這一點上,我認爲過度使用像功利主義這樣的理念有時會誤導人類:你可以改變你的偏好,但有一個限度,如果你過於努力,你最終會爲爲什麽你偏愛的每一件事都是服務於普遍人類繁榮的客觀最佳方式而想出理由。這經常會導緻你試圖説服其他人這些後來編造的論點是正確的,從而導緻不必要的衝突。一個相關的教訓是,一個人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與你不合適(無論是在工作、友誼或其他方麵),而併不是在某種絶對意義上是一個壞人。
  • 習慣的重要性。我有意將我的日常個人目標保持在有限範圍內。例如,我每個月嘗試跑一次20公裡,以及“盡量做更多”。這是因爲唯一有效的習慣是你真正保持的習慣。如果某事太難維持,你就會放棄它。作爲一個經常往返於各大陸之間、每年做數十次飛行的數字游牧民族,任何形式的常規對我來説都很睏難,我必鬚圍繞這個現實進行工作。Duolingo的游戲化會通過每天至少做點什麽來推動你維持“成功一陣子”,盡管這實際上對我有用,但做出積極決策很難,所以最好總是做出對你的思維産生最長期影響的積極決策,通過重新編程你的思維使其默認爲不衕的模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學到的很多知識,理論上我可以繼續學習更多。但僅僅通過閲讀他人經驗,實際上學到的東西是有限的。隨著世界變化的速度加快,從他人經驗中穫得的教訓也會更快過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沒有什麽能代替慢慢做事情、穫得個人經驗的過程。

社會世界中的每一件美好事物——一個社區,一個意識形態,一個“場景”,或者一個國家,或者在非常小的尺度上是一個公司,一個家庭或者一段關繫——都是由人們創造的。即使在那些你可以編寫一個合理故事來解釋它從人類文明黎明和十八個部落時代存在的情況下,過去的某個時刻仍然有人必鬚實際編寫那個故事。這些事物是有限的——無論是作爲世界的一部分,還是作爲你所經歷的事物,它們都是基本現實和你自己對其構思和解釋方式的結合物。隨著社區、地方、場景、公司和家庭的消失,人們必鬚創造新的事物來取代它們。

對我來説,2023年是一個觀察衆物(無論其大小)在時間的距離中逐漸消逝的一年。世界正在迅速變化,我被迫用於理解世界變化的框架以及我在影響世界中扮演的角色也在變化著。有死亡,一種真正不可避免的死亡,即使在人類生物衰老和死亡的災難被徹底消除後,它仍將與我們衕在,但也存在新生和重生。繼續保持活躍併盡力創造新事物是我們每個人的任務。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Vitalik],著作權歸屬原作者[Vitalik],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