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品牌戰略重磅升級
啓用全球域名 Gate.com,全新 Logo 同步上線!
以更簡潔、高辨識度、全球通用的視覺語言,開啓從領先到引領的新徵程!
✨ 三大戰略升級:
1. 用戶至上:服務全球 2300 萬用戶,儲備金率 128.57% 穩居行業前列
2. 技術創新:率先採用零知識技術驗證儲備金安全性
3. 全球合規:Gate 是全球少數具備多地區合法運營能力的加密平台之一
正如 12 周年盛典宣言,我們正朝“超級獨角獸交易所”進化。
全新品牌標識不僅是 Gate 大門的開啓,更是通向加密未來的信任橋梁!
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5055
#GateCom # #GateNewLogo#
詳解「孫哥套利法」:3.3萬枚ETH買入PT代幣,享受近20%報酬率
原文作者:DaFi Weaver,動區動趨 BlockTempo
4 日波場創辦人孫哥(Justin Sun)大手筆購買 Pendle PT 代幣,享受低風險近 20 % 年化報酬率的套利操作,成爲社羣關注焦點。本文將解釋這波操作的利益從何而來,並探討相關風險,同時提供風險規避策略,供讀者參考。
孫哥套利法
首先,據鏈上分析師餘燼及 Ai 姨監測鏈上地址指出,孫哥這兩天的操作如下(下圖是孫哥在 Pendle 的部位):
總投入 3, 3000 枚 ETH,皆投資於 6 月 27 日到期的以太坊再質押項目,分別爲:
孫哥在 Pendle 的部位|Source : Ai 姨
以 Ether.fi 爲例,這意味著孫哥若持有至到期,可贖回價值 20, 208.93 ETH 等值的 weETH(注意:這不等同於 20, 208.93 枚 weETH,weETH 與 ETH 的兌換率並非 1: 1 ,如下圖),而 weETH 可兌換爲多少 ETH 取決於市場狀況。這裏爲簡單計算,假設 weETH 與 ETH 的兌換率是 1: 1 ,因此孫哥若持有至到期,可在 22 天內賺到 1% 的報酬率,即年化 17.33 %。
以此類推,Puffer 投資的年化報酬率爲 18.93% ;Kelp 的爲 14.33% 。總投資年化報酬率高達 17.54% 。
Pendle 中文社區大使 ViNc 就形容道,Pendle 的 PT 就形同鏈上的短債,能享受流動性好、贖回時接近現金值(如果以 ETH 本位看)、時長短、風險報酬比優良的特性。所以,PT 的收益是從何而來呢?這就需要理解 Pendle 協議的基本運作。
weETH 與 ETH 的兌換率並非 1: 1 |Source : 1inch PT 收益來源
Pendle 是一個無需許可的收益交易(yield-trading)協議,通過將生息代幣(yield-bearing tokens)包裝成標準化生息代幣(SY, standardized yield tokens,例如 weETH → SY-weETH,這封裝版本是爲了能與 Pendle AMM 兼容),並將 SY 拆分爲 PT(principal token, 本金代幣)和 YT(yield token, 收益代幣)兩個部份。
PT 代表生息代幣到期日前的本金部份,而在此期間獲得收益的權利由 YT 表示並出售給其他買家。由於 YT 的貨幣價值被分離,所以本金部份(即 PT)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出售。
Pendle 主要有三種參與方式:
規避價格風險方法:借幣與做空
在亮眼報酬率下,使用 Pendle 的風險主要是智能合約風險、操作上的人爲風險,以及價格風險(以 U 本位而言。若以幣本位來看,購買 PT 的策略是穩賺的)。
爲進一步規避價格風險,亦即價格「下跌」產生的損失,可以試著在交易所開做空合約作爲應對,但這需要考量爆倉風險與資金費率,順利的話可以固定收益,舉例如下:
在 3, 800 美元進場買入 1 ETH,在 Ether.fi 6 月 27 日到期的市場上可以換到 1.01 PT eETH,亦即到期後可以得到約 0.01 ETH 的淨利。
但爲了規避 ETH 價格的下跌,因此在交易所開 1 ETH 價值的空單,在到期後同時將空單與 1 ETH 平倉及賣出,如此一來,除了能取回 3, 800 美元的成本外,也收穫了 0.01 ETH 的穩定收益。
另一個方法是,引用自 Alvin 的保本策略(該策略在近期獲 Pendle 官方轉發),可以試圖借錢買 PT,以同樣的例子爲例,作法如下:
1.在 CEX / DEX 借出 1 顆 ETH
2.將借來的 ETH 拿去買 1.01 PT eETH
3.到期後贖回價值 1.01 ETH 等值的 eETH,並償還 1 ETH
4.剩下的 ETH 就是穩定收益,估計約是 0.01 ETH,如上述說明,這取決於 eETH 與 ETH 的市場狀況。
該策略需要考慮該穩定收益是否能超過借款成本,否則還是可能虧損。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