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Web3生態面臨挑戰 企業遷移趨勢引發擔憂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生態在新加坡面臨的挑戰與變革

Web3作爲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下一代互聯網,正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廣泛關注。它在金融科技等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有望創造出諸如跨境支付、可編程貨幣、數字資產交易和代幣化等創新應用。

作爲Web3的國際中心之一,新加坡長期以來憑藉良好的政策環境、充足的資金支持和豐富的人才資源吸引了衆多企業。然而,近年來這一地位正面臨挑戰,一些Web3企業和投資者開始考慮離開新加坡,尋找更有利的發展機會。

Web3正在加速逃離新加坡!

企業遷移趨勢

多家知名Web3公司已經選擇將總部遷出新加坡。例如,智能合約平台Zilliqa於2021年將總部遷至倫敦;去中心化交易所協議Kyber Network於2020年遷至以色列;加密貨幣服務平台Crypto.com則於2018年遷至香港;區塊鏈數據交換平台Interconnections於2021年遷至澳大利亞。這種遷移趨勢引發了業界對新加坡Web3生態系統未來發展的擔憂。

政策環境變化

新加坡在2020年1月實施的《支付服務法》曾爲數字支付代幣服務(DPTS)提供了許可證制度,使其成爲全球首個對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全面監管的國家。這一舉措最初被視爲對Web3行業的支持。

然而,2022年10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的監管措施諮詢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保護消費者利益和防範風險的建議。這些措施包括限制零售客戶使用槓杆或信貸進行加密貨幣交易、規範數字代幣的廣告方式、要求DPTS提供商提供更多信息披露等。這些新規被認爲可能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合規風險,potentially影響市場活力和創新性。

與此同時,其他地區正積極推進Web3相關法規制定和改革。例如,香港計劃在2023年6月實施新的虛擬資產許可證制度,允許經許可的平台向零售投資者提供服務,並開放衍生品交易。這些舉措正吸引更多企業和投資者進入香港市場。

Web3正在加速逃離新加坡!

資金流動變化

新加坡Web3領域曾擁有豐富的資金資源,包括政府基金、風險投資機構、私募基金和家族辦公室等。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和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加劇,導致部分資金開始從Web3領域撤出或減少投資。這使得Web3企業面臨融資難度增加和估值下降的壓力。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正積極吸引Web3資金流入。例如,瑞士在2021年通過《區塊鏈法》,爲Web3企業提供了清晰友好的法律框架。瑞士還擁有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銀行,爲Web3企業提供專業便捷的金融服務。這些措施正吸引更多國際資金和企業進入瑞士市場。

人才流動趨勢

新加坡曾擁有優秀的Web3人才資源,包括技術開發者、創業者、管理者和顧問等。然而,2022年下半年以來,新加坡對外來人口的限制政策收緊,加上其他地區對Web3人才需求增加,導致部分人才開始離開新加坡,尋找更有發展前景和生活品質的地方。

其他國家和地區正通過有利的籤證政策、工作機會和生活環境來吸引Web3人才。例如,愛沙尼亞推出了數字遊牧者籤證,允許遠程工作者在當地長期停留並享受數字化服務和社會福利。愛沙尼亞還擁有歐洲最大的區塊鏈社區,爲Web3人才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生活成本因素

新加坡較高的生活成本也是影響Web3生態發展的因素之一。據數據顯示,單身人士每月平均需要約3,300新元的生活費,一個三口之家則需要約4,800新元,不包含教育費用。這些高昂的生活費用促使一些Web3從業者考慮遷移到生活成本更低的地區。

週邊的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憑藉更低的生活費用、更靈活的法規制度和豐富的人才資源,正吸引越來越多的Web3從業者。

Web3正在加速逃離新加坡!

結語

新加坡Web3生態系統正面臨政策、資金、人才和生活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戰。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一些Web3企業和投資者開始考慮離開新加坡,可能影響其在全球Web3領域的地位和影響力。新加坡需要在監管與創新之間尋找平衡,以維持其作爲Web3國際中心的吸引力。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QuorumVotervip
· 10小時前
都是成本太贵惹的祸
回復0
Gwei Observervip
· 10小時前
真贵还这么卷 走为上吧
回復0
空气币品鉴大师vip
· 11小時前
该跑路啦
回復0
MetaMaximalistvip
· 11小時前
创新套利的巅峰……说实话,金融科技中心的典型生命周期
查看原文回復0
TooScaredToSellvip
· 11小時前
也就玩玩而已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