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因幣衰退到真實收益:Pump.Fun熱潮與Hyperliquid回購模式解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從純模因幣衰退到真實收益:Pump.Fun熱潮、Hyperliquid回購模式與加密投資新思路

近期,6th Man Ventures的合夥人Mike Dudas在一次播客採訪中分享了他對Pump.Fun成功原因、Hyperliquid回購機制、純模因幣衰退以及自身投資經驗的看法。

從純Meme幣衰落到收入捕獲:復盤Pump.Fun熱潮、Hyperliquid回購模式與加密投資新邏輯

6th Man Ventures簡介

Mike表示,6th Man Ventures是一家專注於早期加密項目的風險投資基金,主要關注應用層而非基礎設施層。他們尋找能夠利用公鏈優勢打造Web2無法實現的業務模式的創始人,涵蓋DeFi、DePIN、穩定幣、支付等多個領域。

Pump.Fun熱潮分析

Pump.Fun的成功證明了市場對代幣化資產的強烈需求。它爲Solana生態帶來了全新的原始資產結構,類似於比特幣和以太坊早期爲加密世界帶來的變革。盡管模仿者衆多,但大多數挑戰者要麼設計不夠周到,要麼存在潛在風險。

Mike特別指出,一些平台暗示其代幣與某些業務或企業有關聯,這種做法極其危險。即使在法律聲明中澄清無關聯,用戶仍可能產生誤解,這種情況在NFT泡沫時期就曾出現過。相比之下,Pump.Fun明確強調其代幣是"無價值的模因幣",避免了這種潛在風險。

純模因幣的衰落

Mike認爲,未來純模因、無收益的代幣將越來越難以持續。市場噪音過多,用戶越發懷疑。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項目必須提供收益捕獲機制。隨着監管框架逐步明晰,那些無法預見未來3至12個月市場變化的團隊將難以獲得投資者青睞。

目前加密市場最常見的兩種價值回饋模式是回購和手續費分配。其中回購模式因直接將項目價值回饋給代幣持有者而備受歡迎。例如,某交易平台和Hyperliquid等項目已通過回購模式證明了其可持續性和市場吸引力。

Hyperliquid回購機制案例分析

Mike表示,盡管有人擔心高位回購可能造成資本浪費,但實際上,只要收入真實且持續,將收益用於回購可以建立強大的市場信心。Hyperliquid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其不斷增長的用戶基礎和市場份額,加上直接將業務收益用於回購代幣的做法,爲代幣持有者提供了實際價值支持。

在加密市場中,回購不僅是理性分紅,還帶有代幣經濟信號效應,向市場傳遞"我們確實將業務收入回饋給社區"的信息。雖然目前缺乏充分的歷史案例,但Hyperliquid和某交易平台的經驗已證明這種模型是可行的。

加密投資節奏變化與新投資邏輯

Mike指出,當前加密投資市場已進入"Hard Mode":項目需要真正的產品、收入和用戶才能構建代幣價值。市場資金明顯增多,比特幣創新高,以太坊恢復生機,Solana網路穩定,整體市場進入高質量發展週期。

在投資策略上,Mike表示他們最近的投資節奏有所放緩,這部分是由於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和結構性因素導致。然而,隨着市場回暖,預計2025年將看到資本回流,特別是那些能夠展示變現成果的基金。

Mike看好穩定幣、DeFi和消費級加密應用等領域。他們觀察到一批新創項目正在"真做事",包括穩定幣、DeFi、消費級錢包等,而且結構比過去更加完善。這些項目正在推動鏈上經濟的形成,並且在某些方面優於傳統金融科技的改進方式。

風險投資生涯中的教訓

Mike分享了三個主要教訓:

  1. 在加密領域,個人和團隊的作用比其他任何領域都更爲重要。項目的初衷可能會隨時間改變,但團隊的能力和合作往往決定了項目的成敗。

  2. 加密創始人對契約精神的尊重程度普遍低於傳統行業。即使簽署了法律合同,一旦項目成功,他們可能會尋求修改條款或重新談判。

  3. 加密市場具有高度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可能帶來極端的收益或損失。投資者需要學會"情緒調節"和"長期思考"。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永远的空投F5哥vip
· 7小時前
回购是好事终归不亏
回復0
梗图收藏家vip
· 17小時前
空气里都是韭菜的香气~
回復0
BridgeNomadvip
· 17小時前
老实说,见过太多没有用的代币死掉了
查看原文回復0
炒币老母亲vip
· 17小時前
废话真多 赚钱就完了
回復0
OnChainDetectivevip
· 17小時前
嗯,钱包流动显示诱高.fun 的吸引力,看起来坦白说有些不自然。
查看原文回復0
咖啡厅矿工vip
· 17小時前
早就说了收益才是王道呀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