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區塊鏈行業發展輪回:兩類項目熊牛市表現大不同
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循環與項目分類
新興行業通常遵循一個規律:從上升到下跌,再從下跌到上升,周而復始,直到達到頂峯。這樣的循環通常會經歷至少三次或更多。
研究表明,事物的興起通常經歷三個階段:被低估、價值發現和泡沫。互聯網就經歷了這三個階段,而如今的區塊鏈技術正處於泡沫階段,與當年的互聯網發展軌跡相似。
回顧80年代初期,人們難以想象今天我們對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依賴程度。當時,主流媒體普遍認爲它們只是玩具,不值一提。類似地,90年代時許多人認爲微軟股票已達到瓶頸。然而,事實往往會打臉媒體,如今微軟的股價已經較之前增長了百倍。
毫無疑問,比特幣是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奠基石。談及區塊鏈,總離不開比特幣。比特幣已走過11年歷程,從暗網到黑客再到監管,甚至後來引發爭議的分叉事件。
比特幣的每次漲跌都牽動着幣圈投資者的心,尤其是那些令人心驚的跌幅。技術進步總是緩慢的,但暴富的神話卻不斷吸引着衆多投資者。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區塊鏈項目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形式:
第一類項目往往伴隨着短期內的價格快速漲。項目方通常會描繪一個看似宏大但實際漏洞百出的應用場景。他們的白皮書往往洋洋灑灑,卻很少談及項目的具體實現,而對價格、推廣和資金分配卻着墨頗多。這類項目常常將"去中心化"掛在嘴邊或網站顯眼位置。他們通常通過將投資者拉入羣組,每日以喊單方式進行"洗腦"。當項目方撤離後,維權羣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許多投資者仍然樂此不疲,希望有朝一日能獲得高額回報。
與之相反,另一類項目在熊市中可能表現平平。這些項目可能偶爾引起關注,團隊不斷努力工作,GitHub代碼每天更新,但幣價漲幅不大,甚至長期橫盤。盡管社區中有些投資者對幣價有所不滿,但總有一些忠實粉絲和團隊成員爲這項技術日夜奮鬥。
這類項目通常不會高調參加峯會,也不會四處布道、路演或發布快訊。相反,他們更傾向於將有限的資金、資源和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對區塊鏈而言,當前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應用的廣泛落地。要實現這一目標,唯有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究和發展,才能讓區塊鏈真正走進生活,而不是停留在空中樓閣的階段。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這兩種類型的區塊鏈項目在熊市中表現截然不同。在熊市行情下,一些項目方的投機手法可謂五花八門,而資金盤和模式幣卻備受投資者追捧。坦白說,這些可能只是當前幣圈瓶頸期的產物。當市場資金無處可去時,爲劣質項目喊單拉盤似乎成了唯一可做的事。
投資中一個永恆的真理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當真正的價值產生時,價格將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當然,牛市確實更容易帶來財富增值的機會。縱觀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價格歷史,最佳投資機會往往出現在熊市,就像買菜一樣,要在便宜時入手。熊市是孕育巨頭的沃土,例如2017年最熱門的以太坊、大零幣、小蟻等項目,都誕生於2015年的熊市。
歷史車輪不斷向前,既無情又公平。昔日最火熱的項目似乎已失去往日光彩,如以太坊陷入擁堵困境;比特幣一直使用的PoW共識機制因去中心化和能耗問題備受質疑;大零幣的零知識證明技術能否實現仍有待驗證。
幸運的是,世界上總有一羣人不滿足於現狀,不局限於當下。從Mimblewimble協議的走紅,到跨鏈技術的廣泛宣傳,再到"人人皆可挖礦"的PoC共識機制的出現。我們可以看到,隨着區塊鏈被越來越多人了解,隨着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區塊鏈已不僅僅局限於比特幣,還有許多默默爲行業發展做出貢獻的項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