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美股指數基金悄然擁抱加密資產 溢價買入引發思考
加密貨幣指數化投資:一個意料之外的發展
當今美國股市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投資者願意用2美元的股票估值來購買1美元的加密貨幣。這種看似不合理的交易模式最初由一家公司開創,該公司目前持有約700億美元的比特幣,而其市值卻達到了1380億美元左右。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型公司開始效仿這種做法,並且似乎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這種現象引發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爲什麼股市願意爲價值1美元的加密貨幣支付2美元?對此,主要有三種解釋:
企業持有的加密貨幣比個人持有更有價值,因爲公司可以利用這些資產進行更多的操作,如教育投資者、借貸、加槓杆等。
大量機構資本想要投資比特幣,但由於各種限制無法直接持有或通過常規方式投資,因此願意通過這些"加密金庫型公司"間接投資,即使需要支付溢價。
散戶投資者可能缺乏判斷,盲目追隨帶有"加密金庫"標籤的股票,沒有意識到自己實際上在高價購買加密資產。
雖然每家進行這種操作的公司都會強調第一種解釋,但實際上第二種解釋可能更接近真相。例如,某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作爲第二大股東持有一家加密金庫公司6.99%的股份。這可能是因爲該公司旗下的基金只能投資股票,而不能直接購買比特幣或比特幣ETF。
更有趣的是,一家著名的指數基金公司雖然公開批評加密資產,但卻成爲了一家"比特幣影子公司"的最大股東。這家公司擁有該加密金庫公司近8%的A類普通股,分布在其旗下數十只涵蓋各種投資風格的指數產品中。
這種現象反映了指數基金被動投資的本質:它們不是買基金經理想買的,而是買市場想買的。如今,市場似乎正在逐步接納加密貨幣。
雖然有人可能不希望在自己的股票指數基金中出現加密資產,但指數基金的核心理念就是相信市場的選擇。在2005年,市場組合主要由股票和債券構成;而到了2025年,加密貨幣很可能已經成爲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於那些不想自己選擇投資標的的人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購買整個美國股市指數。隨着越來越多的"加密金庫公司"被納入股市,這種方式也將自然而然地爲投資者提供加密貨幣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