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代際視野去看整個加密時代,一切會非常有趣:


比特幣玩家(老玩家):有錢、風險偏好低,傾向於持有,注重長期價值儲存。
以太坊生態(中生代):喜歡“錢生錢”,通過 DeFi 、NFT 等機制追求收益,風險偏好適中。
Solana 等高性能公鏈(新生代):風險偏好高,熱衷於高波動性的 Meme 幣,喜歡“賭”高回報機會。

BTCFi 的飛輪啓動:從 HODL 到生產性資產的躍遷
若要推動 BTCFi 的飛輪效應,關鍵在於打破比特幣玩家的 HODL 文化。比特幣的低 DeFi 參與率說明大餅作爲生產性資產的巨大潛力尚未被挖掘,BTCFi 若能提供安全、透明且高回報的生息策略,或將重塑比特幣的金融角色。
BTCFi 的突破需聚焦於以下方向:
安全優先的收益機制
用戶體驗的簡化
生態整合與跨鏈協同
所以,Merlin 2.0 的路子在我看來已經走對了很重要的一步,Merlin 2.0 清晰聚焦三點核心:
1)BTC 生息市場,目標 trillion-dollar 級別
2)BTC 跨鏈交易,鏈抽象技術支撐
3)AI 助手簡化交易體驗,輔助用戶執行操作
AI+跨鏈交易的意義更多在於敘事層面,最重要的,還是 BTC 生息 。

利好催動下,跌了快一年的 $MERL 終於開始有攀升跡象了。不過 Merlin 的歷史遺留包袱有點重,信任重塑之路漫漫。
BTC-1.01%
ETH-2.64%
DEFI-5.42%
SOL-6.93%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