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香港穩定幣:在加密衰退與數字人民幣崛起之間的平衡探索
作者:Jeffrey Sze
編譯:深潮TechFlow
香港正在成爲亞洲的穩定幣中心。圖源:Jeffrey Sze。
8月1日,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標志着香港成爲亞洲首個對穩定幣實施全面監管及發牌制度的司法管轄區。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宣布,預計將於2027年初發放首批穩定幣牌照,並已開始審查申請人並制定運營框架。
這一迅速且審慎的推進標志着香港在數字金融領域的一場深思熟慮的嘗試,力求在創新與穩定之間找到平衡,以構建一個以信任爲基礎的新金融秩序。
專門構建的監管實驗
不同於美國模式——市場常常領先於監管,香港從一開始就將風險控制嵌入體系之中。
該框架要求100%法定貨幣儲備、嚴格審計、最低2500萬港元(約320萬美元)的資本要求,以及智能合約安全驗證。這使其更接近新加坡《支付服務法》或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條例》(MiCA)的精神,但願景更爲大膽:成爲基於穩定幣結算的清算中心。
目前,只有符合嚴格條件的申請者才有資格申請穩定幣牌照。在衆多感興趣的機構中,預計最終僅有三至四家能夠獲批。這並不難理解:爲了確保穩定性和安全性,這場遊戲注定屬於巨頭們。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此前強調,“穩定幣並非投資或投機工具,而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支付應用形式,本身不具備資本增值的潛力。”
穩定幣與加密貨幣:從權力耦合到有意識的脫鉤
最初,穩定幣是加密貨幣生態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它們緩解了波動性,使交易所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能夠在價格穩定的基礎上運作。然而,這種關係正在發生變化。隨着監管介入和金融主權成爲焦點,穩定幣正被重新定義爲獨立的金融工具。
穩定幣的角色正在從加密貨幣的輔助工具轉變爲與法定貨幣掛鉤的金融工具,逐步融入受監管的貨幣體系和跨境結算。像HKDG(與港元掛鉤的穩定幣)和CNHC(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等例子,凸顯了政策意圖與金融工程交匯下的這一演變。
邏輯很簡單:只有在主權監管之下運作並服務於現實經濟場景,穩定幣才能擺脫其加密貨幣的起源,成爲一種合法的新型貨幣形式。
支持八達通與移動穩定幣應用的數字支付終端。圖源:Jeffrey Sze,版權所有,2025年。
穩定幣的戰場:技術之外的應用場景爭奪
如今,美元穩定幣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90%以上,這並非因爲技術更優,而是由於其在全球貿易、鏈上金融和價格基準中的根深蒂固地位。如果港元或離岸人民幣想要站穩腳跟,關鍵不在於設計精美,而是在於戰略部署,例如:
HKDG 可以與八達通(公共交通)、電子商務結帳系統、票務退款和 B2B 對帳進行整合。
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可以爲“一帶一路”貿易流動、能源支付或東南亞匯款提供支持。
現實世界資產 (RWA) 平台可以與港幣/人民幣穩定幣相結合,提供托管服務和流動性池。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集團的金融科技部門京東科技已在香港註冊了兩個穩定幣品牌——JCOIN和JOYCOIN,這標志着中國企業明確表示將積極進軍港幣和人民幣穩定幣領域。
全球戰略:鏈上戰場
根據 CoinGecko、SlickCharts 和《金融時報》的數據,截至 2025 年 8 月,全球加密貨幣市值已超過 4 萬億美元,大致相當於日本的 GDP,其中比特幣佔比超過 60%。這是一個快速發展、流動性充裕、高頻交易的生態系統。
如果港元和人民幣穩定幣能夠成功進入這一領域,它們將不再僅僅被視爲法定貨幣的包裝,而是成爲鏈上金融的完整參與者。結合亞洲的時區優勢、香港的現實世界資產(RWA)發行平台以及合規的Web3交易所,香港有望打造一個獨立於美元主導地位的流動性節點。
2025 年 7 月,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開始研究穩定幣和數字貨幣政策。京東和螞蟻集團等大型科技公司已開始積極遊說北京探索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模式——這表明監管機構的興趣日益濃厚。
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既可以成爲實驗室,也可以成爲發射臺。
香港中央商務區,亞洲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節點。圖源:Jeffrey Sze,版權所有,2025年。
香港的雙重角色:設計師與清算中心
美元穩定幣憑藉美國的金融霸權享有全球影響力,但其體系已顯現裂縫——從監管分裂到儲備透明度不足。香港則押注於另一種模式:主權支持、規則導向、市場驅動的數字貨幣體系。
目標是繞開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集中化,同時避免類似 Tether 的不透明性。如果成功,香港有望發展爲全球穩定幣註冊中心、數字資產發行者,以及跨境支付的政治中立樞紐。
直到最近,銀行還將與區塊鏈相關的事物視爲“高風險廢料”。然而,在新的監管框架下,穩定幣生態系統若要擴展,傳統銀行的參與將不可或缺。
香港必須調動本地銀行的力量——推動帳戶開設、清算參與、托管服務以及貸款業務,將穩定幣架構嵌入傳統金融體系中。
“一帶一路”跨境集裝箱貿易——人民幣穩定幣的潛在應用。圖源:Jeffrey Sze,版權所有,2025年。
連接橋梁,而非終點
如今,穩定幣處於國家監管與 Web3 創新的交匯點。它們既不同於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完全國家控制,也不同於加密貨幣的完全去中心化,而是一種機構化中間件——在政策指導下,通過技術實現並商業化運作。
展望未來,隨着 e-HKD 和 e-CNY 推出智能合約、跨鏈互操作性以及可編程稅收等功能,它們可能繼承加密世界最實用的特性。我們或許很快將見證首代獲得主權批準且原生於鏈上的貨幣的誕生。
從這個角度來看,穩定幣並非終局,而是過渡的腳手架。隨着主權國家逐步擁抱全面數字化的法定貨幣體系,穩定幣可能會被 e-HKD、e-CNY 甚至數字化美元所取代。
但目前,他們就像一座橋梁。這座橋能否穩固,以及它能否引領我們走向值得前行的方向,都取決於香港能否將其監管雄心轉化爲切實的行動。
Jeffrey Sze 是 Habsburg Asia(部分由 Habsburg 家族擁有)的董事長,同時也是 Archduke United LPF 和 Asia Empower LPF 的普通合夥人。他專注於高端藝術品交易和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T)業務。2017年,他獲得了瑞士加密貨幣交易所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