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为什么人们会不愿意放弃?亏钱的根源是什么?
文章来源:话李话外
虽然 ETH 最近的价格涨势不错,但如果你是最近一年多才进场的,回顾一下过去一年持仓账户的整体情况,就可以发现,很多时候自己持有的 ETH 都可以和稳定币相媲美了,尤其是当看着有些其他币一路上涨并不断破新高,而 ETH 的仓位价值就像“一潭死水”般没有任何的动静。
在投资这件事情上面,似乎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过早地放弃,另一种是不愿意放弃。
前几天正好也看到一个小伙伴留言吐槽说,自己去年投入了 2 万美元全部买了 ETH,结果一年时间过去了,虽然现在 ETH 又涨了,但自己账户里面还是停留在 2 万美元,相当于一年时间白玩,要是当初直接买 BTC 就好了。
其实,就这位小伙伴的投资理念而言,我认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他买的是山寨之王 ETH,而不是各种垃圾项目或者链上土狗,但这似乎也无法改变买入 ETH 是这位伙伴一年多以来做的一次比较糟糕的投资体验。
虽然从去年到现在,ETH 已经经历了 4 波儿涨幅,如下图所示,也就是说,过去这一年的时间,这位小伙伴理论上至少有 3 次机会可以将资金从 ETH 撤出来并投入到其他更有机会的项目上面。
Zoom image will be displayed
但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去做呢?
我认为这在心理上可以归结为可能是一种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或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的表现。
沉没成本谬误是指,当人们已经在某件事上投入了时间、金钱或精力,往往就更不愿意放弃,会有一种“我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要现在放弃的心理。而认知失调指的是,当一个人内心想法和现实行为冲突时,为减少不适感,往往会固执维持某种行为或观念,比如明知投资是失败的,但就是不愿及时认亏。
这种心理,简单用大白话概括起来讲就是“不愿意放弃”。
继续拿上面提到的这位小伙伴举例,他一直死拿着 ETH 不放,虽然期间至少有 3 次可以无损撤出来的机会,但就是因为“不愿意放弃”,担心错过行情,宁愿看着自己的钱(仓位价值)一年多来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增长,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而去寻找更好的机会。
这个事情也有点类似一个上班族,因为担心自己“万一以后没这工作了”,于是就害怕放弃,而一直忍受着低薪和加班的工作,不敢离职或换岗。
那么,如何能够克服这种心态呢?放在投资的角度,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合理的目标规划,严格的仓位管理。
所谓合理的目标规划,最简单的思路是尽量要用长远规划来对抗短期诱惑,比如你的投资目标是未来 5 年,ETH 的预期是 5 年后达到 10,000 美元,那么当前短期被套在 3,800 美元这种事情,是可以不用太在意的。
而如果你不想 100% 完全押注于 5 年后的单一目标,还想同时抓住其他短期的机会,那么就需要在仓位管理上面继续做好进一步的规划,比如按照我们早期文章的建议,你可以考虑将自己的仓位按 5:3:2 的比例进行划分,其中 5 成的仓位用于ETH(或BTC、这里可以是你最看好的具有行业长期发展愿景的项目)的长期定投,3 成的仓位可以尝试买卖你看好的几种蓝筹(甚至,其中一小部分也可以分配用于赌土狗),剩余的 2 成保持现金(U)流动性。
但对于不少人,有些看起来合理的策略对他们而言似乎又是无效的或无意义的,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 5:3:2 的仓位管理规划,记得在 2022 年的文章中我们就经常提及,但到目前为止,似乎并没有看到多少人真的会按这个建议去执行(当然我自己也没有按这个执行,基于个人的风险偏好和目标考虑,目前我采用的是8:1:1的仓位规划,这个事情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具体的分享)。
这里面的一个核心问题可能也是“资金体量”的问题。
比如,有人只带着 1,000 美元进入这个领域,他们更希望的可能是通过赌土狗的方式以小博大,快速赚到超额收益,甚至一夜暴富,而不是去制定什么 5:3:2 的狗屁仓位计划。
反之,对于带着 100 万美元进入这个领域的人,这自然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按照这些人的资金体量,他们肯定会知道怎么做才是相对安全和合理的,也不可能会直接用 100 万美元去赌一个山寨(除非他这 100 万是大风刮来的)。
因此,对于那些好赌的人而言,无非就是两种结果,一种是实现一夜暴富,一种是直接归零。每个赌徒刚入场的时候,都坚信自己可以一夜暴富,但 99.9% 以上的人最终的结局只有归零,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但很多人依然会选择视而不见,尤其是那些刚踏入赌场的人。
仓位管理并不是简单的资金划分、或者选标的买入,在交易的操作中,“买”其实是相对容易的,只要有合理的目标计划和执行策略,也比较容易能够买到相对的低位。但“卖”似乎是很多人面临的一个难题,我经常会看到有人吐槽说:我卖的太早了,好后悔。我卖的太晚了,好后悔。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
张三买入某代币后,该代币涨了 50%,于是张三卖掉了该代币,因为他认为再不卖的话收益可能会被回吐。但在张三卖掉以后,该代币继续又上涨了 500%,于是手握 50% 收益的张三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中,责怪自己卖的太早了。
李四看着该代币涨幅不错,于是就追了进去,并且很快就拿到了 200% 的浮盈,但李四认为,自己如果继续坚持持有该代币,就可以拿到 10 倍、20 倍或甚至更多的收益,认为改变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200% 的收益已经无法再满足自己,结果,一路看着该代币从高位快速跌落,自己暴富的希望还在脑子里面徘徊没有散去的时候、本金就直接亏掉了一半。于是李四也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中,责怪自己卖的太晚了,再割肉卖掉吧不甘心,不卖吧自己看着其他代币飞涨又只能干瞪眼和羡慕嫉妒恨。
上面的张三和李四也许就是不少人的缩影,而造成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不愿意放弃”这种心态导致的。
市场很难预测,而且我也不想再去做任何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有目前在买和卖的这种问题上,我们不会给出具体的标的,即,不会告诉你现在买哪个币可以发财,也不会告诉你应该在哪个价格卖掉对应的币。
我们能做的,最多就是在一些文章中分享并告诉你我们自己现在比较看好什么、买了什么、什么位置卖了多少。同时,也会再给出一些基于方法论层面的建议,诸如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过的:长期的交易计划,建议可以分批进行操作,最简单的策略就是熊市坚持买买买、等到牛市卖卖卖;或者,也可以考虑结合周线(K线)指标去做右侧操作,比如根据 EMA21 和 EMA55 这两个指标来操作(当 EMA21 从下方向上穿越 EMA55 可以视为是一种多头信号,当比特币价格触及 EMA21 上方的时候则是一个不错的阶段性入场点位置)。而中短期的策略则建议可以直接结合项目的基本面、K 线,或者市场情绪、资金流向等去分批买入 + 分批卖出,同时要做好止盈/止损计划来控制好自己的贪欲(即制定严格的交易纪律)。
赚钱这件事情是没有任何上限的,市场上总会有我们赚不完的钱和用不完的各种新机会;但亏钱这种事情则是有上限的,你的资金体量就是你的上限,也就是本金才是你参与市场的入场券,一次重大亏损就可能让你永远失去回到市场的机会。
就好比我们也相信,本轮牛市比特币依然有可能会到 13 万美元、15 万美元甚至更高,但我们还是决定从 10 万美元开始分批分阶段卖出,进行必要的获利了结。我们不会后悔卖的太早,更不会后悔卖的太晚,我们只是在严格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再执行自己的交易纪律和交易计划而已。
“先保命、再赚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哲学,市场永远不会缺少新的机会,但你的本金和心态能不能等到那个机会,这是你应该思考的关键问题。
很多时候,人一旦陷入拼命追求每笔交易都完美的心态,通常会导致自己在整体上“好交易”的减少,甚至还可能会陷入一种报复性交易。因此,我们不会去追求那种所谓的完美决策(永远能够买在最低点、并卖在最高点),也不会去追求单笔交易的绝对收益,我们更看重的是风险管理下的整体仓位规模。
总之,要始终对自己的资金做出清晰的决策,尽量做到进可攻退可守。不管是砖石手也好,纸牌手也罢,不用去和别人进行无意义的攀比,只要自己的仓位能够让自己多数时间都感觉到舒服即可。
每个人对金钱的认知是不同的,人们之所以会亏钱,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是庄家、鲸鱼导致的,而是由自己的这种“不愿意放弃”心态导致的。
市场是无情的,但又是充满机会的。市场往往会奖励那些有纪律、耐心和具备长期策略思维的人,而同时去惩罚那些贪婪、情绪化和无任何策略的人。那么,你又是属于哪一类人呢?
今天就聊这些吧,正文中涉及到的图片/数据引用来源已经补充到了话李话外 Notion 笔记里面,以上内容只是个人角度观点及分析,仅作为学习记录和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