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Web3创业出海难逃监管 穿透式执法风险需警惕
Web3创业者常见的合规误区:出海并不等同于合规
自2021年以来,许多Web3项目为响应监管要求,纷纷将业务迁至海外。与此同时,不少Web2开发者正考虑转型至Web3领域。无论是已入局的从业者,还是准备入场的技术人员,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如何确保项目合规?
考虑到国内对Web3项目的严格监管,许多团队倾向于"项目出海"——在海外注册,技术团队分布于香港、新加坡等地。在技术负责人看来,这种"境外注册+远程部署"模式似乎天然具备合规优势。然而,现实情况远比设想复杂。
根据多起涉刑案件的经验,即使项目架构在海外,只要触及中国法律底线,仍存在被追责的高风险。本文旨在帮助Web3创业团队理解:为何"项目在境外"也可能触发中国法律风险?
监管背景下的生存逻辑
对多数创业者而言,初期核心诉求是"生存"。合规虽重要,但在资源紧张时期,往往被排在后面。然而,有长远规划的创业者会更早关注监管政策,了解法律边界,判断可行与不可行之事。
目前,从刑事风险防控角度,重点关注两个监管文件:
这两份文件核心精神是:禁止ICO,并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特别是"924通知",明确提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不得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
出海不等于规避法律风险
许多项目方认为,注册在海外就能规避中国法律。但实际上,离岸架构虽在商业风险隔离、税务优化等方面有作用,但在刑事责任层面,无法构成对中国法律的豁免。
离岸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商业隔离",而非"刑事保护"。如果项目涉及中国法律禁止的行为,如非法经营、开设赌场等,即使公司主体在境外,中国司法机关依然有权追责。
"穿透式执法"的含义
"穿透式执法"可从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理解:
属地原则:即使项目注册海外,若用户主要来自中国、核心团队在中国,或存在境内推广等活动,可能被视为"行为发生在境内"。
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境外实施我国法律应负刑责的行为,同样可被追责。
"穿透式执法"在Web3领域常见表现:
结语
将项目"出海"并不能一劳永逸地摆脱中国法律监管。项目合规的关键不在于注册地,而在于是否触及法律红线。Web3创业者和技术负责人应在早期就将风险识别作为底层思维,才能让项目走得更远、活得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