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引入Web3业务场景详解:金融科技到传统银行的全方位升级

稳定币引入Web3业务场景的高级指南

过去半年来,稳定币相关新闻呈爆发式增长。从银行CEO到支付公司产品经理,再到政府高层,关键决策者们越来越多地提及稳定币及其优势。

稳定币建立在四大核心支柱之上:

  • 即时结算(显著降低营运资金需求)
  • 极低交易成本(尤其相较于传统系统)
  • 全球可访问性(全年无休,仅需网络连接)
  • 可编程性(通过扩展编码逻辑驱动的货币)

这些支柱完美诠释了各类报道中宣扬的稳定币优势。"为何需要稳定币"的论点容易理解,但"如何应用稳定币"却复杂得多。目前极少有内容具体阐述如何将稳定币融入现有商业模式。

基于此,我们撰写这篇高阶指南,为非加密企业探索稳定币应用提供入门指引。下文将分为四个独立章节,分别对应不同商业模式。每个章节都会详细分析:稳定币在哪些环节能创造价值,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以及改造后的产品架构示意图。

我们真正追求的是稳定币的大规模应用——让真实业务场景实现稳定币的规模化使用。希望本文能成为实现这一愿景的基石。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当下非加密企业该如何运用稳定币。

稳定币如此火爆,哪些Web3业务场景适合引入?

To C金融科技银行

对面向消费者的数字银行而言,企业价值提升的关键在于优化以下三个杠杆:用户规模、单用户收益(ARPU)、用户流失率。稳定币当前可直接助力前两项指标——通过整合合作伙伴的基础设施,数字银行可推出基于稳定币的汇款服务,既能触达新用户群体,又能为现有客户叠加创收渠道。

在数字化互联与全球化趋势下,当今金融科技的目标市场往往具有跨国特征。部分数字银行将跨国金融服务作为核心定位,另一些则将其作为提升ARPU的功能模块。对于聚焦侨民和特定族群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汇款服务更是目标市场的刚需。所有这些类型的数字银行都将(或已经)从稳定币汇款中获益。

相比传统汇款服务,稳定币能实现更快速且更廉价的结算。这解释了为何在某些汇款通道中,稳定币支付渗透率已达10-20%,且增长势头持续。

除创造新收入外,稳定币还能优化成本与用户体验,尤其作为内部结算工具。许多从业者都深谙周末结算的痛点:银行歇业导致结算延迟两天。追求实时服务与极致体验的数字银行,不得不通过提供营运资金信贷来填补空档,这既产生资金机会成本,也可能迫使企业额外融资。而稳定币的即时结算与全球通达特性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因此,某些面向消费者的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布局稳定币不足为奇。那么,若你就职于消费银行或金融科技企业,该如何运用稳定币呢?

该商业模式引入稳定币后,实践方案如下。

实时全天候结算

  • 采用主流稳定币实现即时结算(含节假日)
  • 集成钱包服务商/协调器组合,打通银行系统与区块链的美元/稳定币流
  • 在特定区域对接法币通道服务商,实现稳定币与法币的B2B/B2B2C兑换

填补法币结算空窗

  • 周末期间以稳定币作为法币临时替代品,待银行系统重启后完成对账
  • 可联合供应商构建客户账户与企业间的内部稳定币结算环路

对手方资金瞬时到位

  • 通过上述方案或流动性合作伙伴,绕过传统流程,向交易所/合作伙伴快速调拨资金

跨国实体自动调仓

  • 当法币渠道关闭时,通过链上稳定币转移实现业务单元/子公司间资金调配
  • 总部可借此建立自动化、可扩展的全球化资金管理体系

除去这些基础功能之外,更可构想完全基于"全天候、即时、可组合金融"理念的新一代银行。汇款与结算只是起点,后续还将衍生可编程支付、跨境资产管理、股票代币化等场景。这类企业将凭借极致用户体验、丰富产品矩阵与更低成本结构赢得市场。

商业银行与企业服务(B2B)

当前,某些市场的企业主若想在本土银行开设美元账户,必须跨越重重障碍。通常只有交易量庞大或拥有特殊关系的企业才能获得资格——这还须以银行具备充足美元流动性为前提。而本币账户则迫使企业家同时承担银行风险与政府信用风险,为维持运营资本不得不时刻紧盯汇率波动。当向海外供应商付款时,企业主还需额外支付本币兑换美元等主流货币的高额手续费。

稳定币能显著缓解这些摩擦,而具有前瞻性的商业银行将在其应用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银行托管的合规数字美元平台,企业可实现:

  • 无需建立多重银行关系即可持有多种货币余额
  • 跨境发票秒级结算(绕过传统代理行网络)
  • 稳定币存款生息

商业银行借此可将基础支票账户升级为全球化多币种资金管理方案,提供传统账户无法比拟的速度、透明度与财务韧性。

该商业模式引入稳定币后,实践方案如下。

全球美元/多币种账户服务

  • 银行通过合作方为企业托管稳定币
  • 降低创业与运营成本(如减少牌照需求、免除FBO账户)

优质美债支撑的高收益产品

  • 银行可提供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约4%)的收益,且信用风险显著低于本地银行
  • 需对接生息稳定币供应商或代币化国债合作伙伴

实时全天候结算

详见前文消费金融板块方案。

全球应用场景(稳定币平台/商业银行可解决)

  • 进口商秒级支付美元货款,海外出口商即时放行货物
  • 企业财务官跨多国实时调拨资金,摆脱代理行系统延迟,使银行服务超大型跨国集团成为可能
  • 高通胀国家企业主用美元锚定企业资产负债表

稳定币如此火爆,哪些Web3业务场景适合引入?

发薪服务商

对于薪资平台而言,稳定币最大的价值在于服务那些需要向新兴市场员工支付薪酬的雇主。跨境支付,或在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进行支付,会给薪资平台带来显著成本——这些成本或被平台自行消化,或转嫁给雇主,抑或是无奈地从承包商报酬中扣除。对薪资服务商而言,最易实现的机遇就是开通稳定币支付渠道。

从美国金融系统向承包商数字钱包的跨境稳定币转账几乎零成本且瞬时到账(具体取决于法币入口配置)。虽然承包商可能仍需自行完成法币兑换(会产生费用),但他们能即时收到全球最强势法币锚定的付款。多项证据表明新兴市场对稳定币的需求正在激增:

  • 用户平均愿意支付约4.7%的溢价获取美元稳定币
  • 在某些国家,这一溢价可高达30%
  • 稳定币在拉美等地区的承包商和自由职业者群体中日益流行
  • 专注自由职业者的应用,其稳定币使用量和用户增速呈指数级增长
  • 过去12个月有超2.5亿个数字钱包活跃使用稳定币,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稳定币支付

除了速度和终端用户成本节约外,稳定币对使用薪资服务的企业客户(即付费客户)也有诸多好处。首先,稳定币明显更透明且可定制。根据最近的一项金融科技调查,66%的薪资专业人士缺乏工具来了解他们与银行和支付合作伙伴的实际成本。费用往往不透明,流程也令人困惑。其次,当今执行薪资支付的过程往往涉及大量手工操作,消耗财务部门资源。除了支付执行本身,还有从会计到税务再到银行对账等一系列其他事项需要考虑,而稳定币是可编程的,并且内置账本(区块链),这显著提升了自动化能力(如批量定时支付)和会计能力(如自动智能合约计算、代扣代缴和记录系统)。

既然如此,薪资平台应该如何开通稳定币支付功能呢?

实时24/7结算

前文已涵盖相关内容。

闭环支付

  • 与基于稳定币的卡片发行平台合作,允许终端用户直接消费稳定币,从而完全继承其速度和成本优势
  • 与钱包提供商合作,提供稳定币储蓄和收益机会

会计与税务对账

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账本特性,通过API数据接口将交易记录自动同步至会计和税务系统,实现代扣代缴、记账和对账流程的自动化。

可编程支付与嵌入式金融

  • 利用智能合约实现自动批量支付和基于特定条件(如奖金)的可编程支付。可与相关平台合作或直接使用智能合约。
  • 连接DeFi基础协议,以可负担且全球可访问的方式提供基于工资的融资服务。在某些国家/地区,可绕过那些通常繁琐、封闭且昂贵的本地银行合作伙伴。

基于以上方案,让我们进一步展开说明具体实现方式:

支持稳定币的薪资处理平台与美国法币入口合作,将银行账户与稳定币连接。在支付日前,资金从客户企业账户转入链上稳定币账户(这些账户可托管于上述公司或其他机构)。支付完全自动化,批量广播给全球所有承包商。承包商即时收到美元稳定币,可通过支持稳定币的Visa卡消费,或在链上账户中通过代币化国债进行储蓄。借助这一新架构,系统整体成本显著下降,承包商覆盖范围大幅扩展,系统自动化程度极大提升。

发卡机构

当前许多企业都在通过发卡获取核心收入。例如某公司仅在美国市场通过交易手续费就实现超10亿美元年收入。尽管该公司在美国建立了庞大业务,但其与Visa的合作关系、银行伙伴关系及技术架构几乎无法助力海外市场拓展。

传统卡片发行需逐国申请Visa等机构的直接牌照,或与当地银行合作。这种繁琐流程严重阻碍企业跨区域扩张。以某上市公司为例,在运营10余年后,近3年才开始海外拓展。

此外,发卡机构需向Visa等卡组织缴纳抵押金以防范违约风险。卡组织借此向商户承诺:即使银行或金融科技公司破产,持卡人支付仍将兑现。卡组织会审核最近4-7天交易量,计算发卡方需缴纳的抵押金额。这对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构成沉重负担,形成显著的行业准入门槛。

稳定币彻底改变了发卡业务的可能性。首先,稳定币正在培育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not_your_keysvip
· 16小时前
政府又在蹭热度了
回复0
DAOplomacyvip
· 17小时前
哈哈又一个稳定币推销员……以前看过这部电影
查看原文回复0
CoffeeOnChainvip
· 17小时前
这币靠谱么
回复0
YieldWhisperervip
· 17小时前
2018年去过那里,相同的炒作不同的名字……实际上只是另一个被重新命名为"创新金融"的庞氏骗局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