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隐私技术:从加密货币到产品化实践的演变
隐私技术的变迁:从加密货币到产品化实践
隐私技术作为区块链的基础,一直是这个领域的核心。从最初的椭圆曲线到现在的零知识证明,无不彰显了隐私经济学在Web 3.0时代的重要性。然而,隐私项目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近期,多个隐私类项目遭遇挫折,某隐私币频繁被交易平台下架,某匿名混币工具的创始人甚至遭到逮捕。这些事件表明,即便一些新兴的隐私项目能够在主流平台上线,但整个行业的极客精神似乎正在消退,最终产品的交付能力也难以令人满意。
在打造隐私产品方面,区块链项目或许需要向Web2同行学习,提升自身的产品化水平。
Proton:隐私技术的成功产品化案例
"隐私是一项功能,而非产品本身。"这句话道出了隐私技术应用的本质。仅仅讨论隐私对产品形态的补充是不够的,换句话说,隐私技术也需要找到适合的市场。大型科技公司能够在侵犯用户隐私的同时保持用户黏性,主要依靠的是便捷性和网络效应。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采取的罚款策略收效甚微。以某知名搜索引擎为例,即使被罚近30亿美元,也只需要大约16天就能赚回这笔钱。更糟糕的是,这些罚款并未能转化为欧洲科技企业的收入,导致它们在面对巨头时更加无力。
Proton采取的策略是构建自己的产品生态系统。源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背景为其赢得了较高的公信力。通过密码学技术、开源代码和产品审计,Proton打造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隐私产品——用户可以不依赖大型科技公司的产品套件,也能实现相应的功能。
尽管目前在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上还无法与巨头抗衡,但相比其他区块链项目,Proton提供的产品已经足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替代选择。
Proton的产品线主要围绕其核心邮件服务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邮件服务也得到了一些科技界知名人士的青睐。它无需绑定手机号即可使用,并支持端到端加密,确保了邮件传输的隐私性。在某即时通讯工具受到监管之前,配合使用这两款产品,基本可以构建起较高级别的商用隐私保护体验。
Proton还开始涉足Web3领域,推出了自己的加密钱包。与其他交易导向型产品不同,Proton的钱包功能相对简单。
Proton的意义在于证明了基于隐私技术构建可行产品的可能性。不同于传统巨头的广告盈利模式和Web3项目的代币经济学体系,Proton采用了付费模式,可以称之为"加密技术的非代币化实践"。
从Skiff到新兴项目:加密技术的代币化尝试
相比于Proton的务实approach,一些新兴的隐私项目似乎走在了不同的道路上。它们在找到自身的市场定位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代币化的尝试。
2024年2月,某知名笔记软件宣布收购Skiff,这是Web2大型产品首次收购Web3初创企业。Skiff提供类似于主流办公套件的服务,包括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文档工具和加密邮箱。然而,其最大问题在于用户体验欠佳,界面设计不够美观,难以与Web2产品竞争。
其他Web3隐私项目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有的项目逐渐将重心转向VPN领域,有的则强调在AI领域的应用。而某些新项目仍在探讨上一轮热点技术,如多方计算(MPC)和盲计算等概念。
这些概念源自以太坊和零知识证明在Layer 2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但随着市场对以太坊热度的减退,隐私技术类产品也逐渐失去关注。这并非意味着隐私技术不再重要,而是隐私技术与代币的结合在当前阶段失去了吸引力。
对于某些新兴项目,投资机构的支持似乎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它们提出的概念如可信层、多生态、隐私AI等,可能并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相比之下,至少有些项目还在尝试进入实际的市场竞争。
在最新的技术论文中,一些项目仍在研究如何优化MPC算法,以提高计算效率。然而,这类结合AI的Web3隐私技术难以找到真实的应用场景,因为主流AI公司并未采用这些技术,而新产品如果能通过加入隐私技术从巨头手中抢占市场份额,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创新。
结语
门罗币(XMR)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加密货币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可能已经有些陌生,但它应该是继比特币之后,真正考虑如何将密码学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结合的最后一次尝试。
在2024年2月,某知名隐私项目被最大的交易平台下架,失去了主要的流动性来源。也许从那时起,所谓的隐私技术项目都变成了投机的一部分,只是Web3隐私经济学还未完全破产。
无论如何,隐私保护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然而,仅仅空谈各种技术术语而不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可能会损害这些技术背后的社会信任。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人们开始对某些技术概念产生怀疑。
在某些安全事件发生后,不仅是技术专家保持沉默,连前端开发人员和多重签名机制也似乎失去了声音。这提醒我们,真正有价值的隐私解决方案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