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基金遭遇"坏年份":募资下滑 锁仓模式受质疑 比特币ETF带来新挑战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基金面临"年份效应"困境:暗潮涌动中迎来沉寂期

Vintage一词源自葡萄酒行业,指代特定年份的产品品质。在投资领域,这个概念同样适用于基金的成立年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环境,并对未来回报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在货币宽松时期成立的加密基金而言,当前正经历着"坏年份"带来的挑战。

"年份"效应下的暗潮:加密基金迎来黎明前的沉寂

泡沫的双刃剑

近期,加密投资圈内人士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困境。一支规模达4亿美元的Web3基金宣布停止新项目投资及后续募资计划,尽管其创始人表示过去三年已投资逾4000万美元于30多个项目,内部收益率仍处领先水平。

这一决定折射出当前加密风投的困境:募资规模和投资热情双双下滑,代币锁仓模式遭质疑,部分投资者甚至转向二级市场和对冲操作以保值。在高利率、监管不明和行业内部问题交织下,加密风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调整期,尤其是2021年左右成立的基金,更是承受着巨大压力。

某资本公司联合创始人透露,他们投资的10多支风投基金虽然都捕获了优质项目,但整体投资已计提60%减值,预计仅能收回40%本金。他认为这是受制于特定年份的结果,但对下一轮周期保持乐观,类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的复苏。

2021至2022年的"资本狂欢"不仅得益于DeFi、NFT和链游等行业创新,更与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密切相关。疫情期间,多国实施量化宽松和零利率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热钱涌入高回报资产,加密货币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

"年份"效应下的暗潮:加密基金迎来黎明前的沉寂

锁仓机制的困境

借鉴传统股权激励,代币锁仓机制旨在通过长期分期释放,防止项目方和早期投资者集中抛售,以维护生态稳定和散户利益。常见设计包括"1年悬崖期+3年线性释放",甚至延长至5-10年。这本是为提升投资者信心的有效方法。

然而,当美联储自2022年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加密行业泡沫随之破裂。虚高估值迅速回落,市场进入"价值回归"阶段。加密风投陷入困境,不仅早期投资大幅亏损,还面临散户误解的质疑。

数据显示,多数追踪项目估值大幅下跌,部分项目跌幅甚至达85%至88%。许多承诺锁仓的风投可能错过了去年二级市场的较好退出机会。有报道称,一些风投与做市商合作,通过衍生品和空头头寸对冲锁仓风险,在市场下跌中获利。

新基金募资同样困难。尽管2024年新基金数量有所增加,但融资规模远低于牛市期间,仅79支新基金筹集51亿美元,创近年新低。

"年份"效应下的暗潮:加密基金迎来黎明前的沉寂

Meme与比特币ETF的影响

在缺乏明确产品叙事和实际应用的背景下,社区转向Meme热点制造话题。Meme代币凭借"暴富神话"吸引力,多次引发交易狂潮,吸纳大量短期投机资金。这些项目虽炒作迅猛但缺乏持续性,导致一些潜力项目被挤压,曝光度和资源获取受限。

同时,部分对冲基金开始进入Memecoin市场,捕捉高波动带来的超额收益。例如,某风投机构推出了持有Solana生态Meme币的流动基金,2024年第一季度获得137%回报。

比特币现货ETF的推出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自2024年1月首批ETF获批后,机构和散户可通过监管渠道直接投资比特币。ETF推出初期便吸引近20亿美元流入,强化了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属性。

然而,ETF的出现改变了行业资金流转逻辑。大量原本可能流向早期风投或山寨币的资金转向ETF产品,打断了传统的市场轮动节奏,导致比特币与其他代币价格走势分化。

比特币市场主导地位持续上升,截至4月22日,市占率已达64.61%,创近年新高。这一趋势对Web3创业项目融资和早期风投退出造成压力,导致回款周期延长、收益兑现困难。

"年份"效应下的暗潮:加密基金迎来黎明前的沉寂

外部环境同样严峻:高利率和收紧的流动性使得投资人对高风险配置望而却步,而监管政策虽在演进但仍不完善。

在多重压力下,加密风投的"至暗时刻"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行业面临的挑战包括用户属性定型、缺乏新的基础设施机会,以及难以找到突破性应用等。未来发展路径仍不明朗,需要行业参与者共同探索新的突破口。

"年份"效应下的暗潮:加密基金迎来黎明前的沉寂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bridge_anxietyvip
· 07-12 19:49
别慌 早晚都会死
回复0
ShamedApeSellervip
· 07-12 19:48
早就不玩募资了
回复0
MEVNewHuntervip
· 07-12 19:33
割韭菜的又来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