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东南亚加密货币市场风险分析:16.82%资金关联黑灰产业
东南亚加密货币市场风险分析报告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加密货币的使用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为深入了解该地区链上资金流动特征及潜在风险,我们基于2020年至今的1万个区块链地址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加密资产的流通模式中涉及的风险程度超出预期。本报告不仅揭示了加密货币在东南亚的使用风险,还从宏观层面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东南亚加密货币市场概况
东南亚作为新兴市场,在加密货币领域展现出独特的特征:
用户增长迅速:该地区年轻人口比例高,加上移动互联网普及,促使加密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估计已达数千万。
跨境支付需求强烈:大量跨境劳工使加密货币成为便捷的跨境支付工具,被广泛应用。
监管环境不一:各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差异较大,多数地区尚未形成明确的监管框架,导致资金流动存在合规风险。
样本分析与主要发现
分析显示,约45.23%的资金通过去中心化钱包在公链上自由流通,总量达14.84亿美元,反映出较高的流动性和去中心化特征。
超过1.1亿美元的资金直接流向黑灰产业相关地址,占比超过12%。进一步追踪发现,通过二次或多次交易,关联黑灰产业的风险地址比例上升至16.82%。这意味着数百万东南亚加密用户可能与黑灰产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资金往来风险。
黑灰产业资金流向及风险分析
高风险地址主要包括:
这些高风险地址涉及240多个具体的黑灰产业实体。
这些资金流向揭示了黑灰产业活动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和跨境特性为非法资金转移和洗钱活动提供了便利。
受制裁平台的资金流入情况
约53.49%的黑灰产业关联资金流向受制裁平台,相关交易次数是流向地下钱庄的两倍,总价值超过5500万美元。
作为常用的混币工具,Tornado Cash接收到的资金超过5400万美元,占所有受制裁平台资金流入的97.84%。自2022年8月被列入受制裁实体名单后,其交易量明显下降,显示制裁对资金流入产生了抑制作用。
宏观风险分析与成因探讨
加密货币匿名性及高流动性:增加了非法资金追踪难度。
监管体系缺失:东南亚各国加密货币监管措施不完善,增加了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社会经济环境: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富差距大,成为黑灰产业的温床。
技术监管难度:加密货币交易所、钱包服务提供商和去中心化平台难以有效监控交易风险。
结论与建议
为降低链上非法资金流动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强化监管机制:制定完善的加密货币监管政策,推动跨国合作打击非法活动。
提升用户风险识别能力:加大反诈骗教育力度,增强普通用户的风险防范意识。
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应用链上追踪及反洗钱技术,精准识别高风险资金流动。
建立多方协同机制:鼓励相关机构共同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和风险联防。
东南亚作为加密货币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仍面临资金流动风险的挑战。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安全意识、推动技术创新,我们有望逐步减少链上非法资金流动,促进该地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