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零知识证明身份系统的困境与多元身份体系的可能性
零知识证明技术在数字身份中的应用及其困境
零知识证明技术在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为保护用户隐私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这种技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零知识证明并不能真正实现匿名性。在"一人一身份"的严格限制下,用户可能无法像现在这样拥有多个账号,反而会失去一定程度的匿名保护。
其次,零知识证明无法防止胁迫。即便技术本身能保护隐私,但如果有人被强制要求公开身份信息,这种保护就会失效。
再者,零知识证明无法解决非隐私类的风险,如边缘案例、系统漏洞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坚持"一人一身份"的系统中尤其棘手。
仅仅依靠"财富证明"来防范女巫攻击也是不够的。在某些场景下,如全民基本收入和治理类应用中,我们仍然需要某种形式的身份系统。
理想情况下,获得N个身份的成本应该是N的平方。这样既能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匿名性,又能限制大型主体滥用系统。
多元身份体系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可以是显性的(基于社交图谱)或隐性的(多种身份并存)。这种方式既能提供必要的匿名性,又能有效遏制滥用行为。
然而,我们也要警惕某一种身份形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风险。这可能会使世界从多元身份体系倒退回"一人一身份"模式。
未来,零知识证明身份项目或许可以与基于社交图谱的身份体系融合,为后者提供初始支持,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均衡的全球分布式身份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