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以太坊Fusaka升级: 12项EIP引领L2扩容新纪元
以太坊Fusaka升级:12个EIP背后的扩容进化
以太坊执行层核心开发者在第214次会议上同意保持Fusaka升级的最终范围基本不变,仅添加EIP 7939,使升级共涵盖12个EIP。这标志着Fusaka正式从规划阶段进入实质落实阶段。
作为自The Merge以来规模最大的硬分叉捆绑升级,市场普遍预期Fusaka如能按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将为L2数据空间带来显著提升。L2的交易费用可能在未来1-2年内进一步降低,从而巩固以太坊的竞争地位。
以太坊路线图的持续扩展逻辑
以太坊的可扩展性问题曾是主网上链成本高昂、应用难以普及的核心瓶颈。根据Vitalik今年4月分享的数据,目前以太坊L1的吞吐量为每秒15笔交易,Gas上限最近提高到3600万,过去10年增加了约6倍。
更显著的变革发生在L2层面,当前L2吞吐量达到约250 TPS,在可扩展性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过去一年,多个主流L2平台的转账费用普遍降至0.01美元左右,较此前实现了一到多个数量级的下降,以太坊主网的日常Gas成本也明显友好了不少。
这种转变是以太坊严格执行路线图、持续迭代的结果。近年来,以太坊网络经历了多次关键升级:
Fusaka升级是延续上述进程的关键一步。据以太坊基金会高管表示,Fusaka计划于2025年第三或第四季度上线主网,将实现包括PeerDAS在内的多个核心EIP,进一步推动以太坊突破性能瓶颈。
从The Merge到Fusaka,以太坊正在稳步推进其长远蓝图,打造兼具安全性、可扩展性、去中心化与可持续性的全球网络。
Fusaka升级全景
Fusaka升级包含12项核心EIP,涵盖数据可用性、节点轻量化、EVM优化、执行层与数据层协同机制等多个技术维度。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EIP-7594(PeerDAS),引入了"数据可用性采样(DAS)"机制。该机制允许网络中的验证者只需下载部分Blob数据即可完成验证,无需完整存储所有数据。这大大降低了网络负担,提高了验证效率,为L2的大规模交易处理能力铺平道路。
Fusaka计划通过引入Verkle树实现状态与节点结构的轻量化,压缩状态证明体积,使轻客户端和无状态验证成为可能,有助于推动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与移动端普及。
在虚拟机层(EVM)的优化方面,Fusaka包含以下提案:
为确保扩容不影响网络稳定性,Fusaka还引入了EIP-7934设置区块体积限制,并通过EIP-7892和EIP-7918调整Blob使用费用,防止资源滥用,动态匹配供需波动。
以太坊扩容与体验的分水岭
Fusaka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有望在多个关键层面奠定"从可扩展性到可用性"的基础。
对Rollup开发者而言,意味着更低的数据写入成本和更灵活的交互空间。对基础设施提供者来说,意味着支持更复杂交互与更重负载的节点环境。对终端用户来说,将带来成本更低、响应更快的链上操作体验。对企业与合规用户而言,EVM扩展与状态证明简化将使链上交互更易于接入监管系统和大规模部署。
截至目前,Fusaka仍在多个测试网络上进行测试,最终上线时间可能会有变动。在乐观情况下,Fusaka有望于2025年底完成主网部署,届时或将成为以太坊历史上继The Merge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总体而言,Fusaka不仅限于提升链上扩容能力,更代表以太坊向主流商业应用与普通用户过渡的关键一步。它有望为下一阶段的Rollup生态、企业级应用和链上用户体验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太坊迈向大规模主流应用的分水岭,或许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