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你接受的观点,构成了你的命运
曾经觉得,人是纯粹的被洗脑的产物,早期接触什么观点,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现在反倒觉得,人是拥有主观能动性的,你选择的观点决定了你的命运,关键点在于“你的选择”,而不是观点本身。不信你看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花费一分钟都能检索出曾经困扰全世界人的难题答案,而绝大部分人仍然沉迷于低级的奶头乐。我曾以为ai能拉平普通人的信息差,但发现大部分人压根没有使用ai的欲望。
-
大脑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机器,而是根据既有观点(先验概率)解读世界。觉得社会充满恶意的人,会自动过滤掉陌生人的善意举动,只记得插队和争吵,然后觉得世界果然很糟糕。相信努力必定有回报的人,会把失败解读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够,很容易站在制高点上嘲笑身边人的痛苦来源于懒惰。大部分人的交流,并不是在交流知识,其实都是在为自己的偏见辩护。
-
我们的世界观,恰恰是我们从世界上主动搜集的信息碎片构成的。你愿意接受什么样的观点,你就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所以好的教育不应该是灌输,短期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往大脑里强塞知识,等到有一日不再需要考试,这些知识点就会被飞速的当作记忆垃圾清理掉。所以我看大学生玩“高考替考发现知识早已遗忘大部分”的梗,我不觉得好笑,我反而觉得自己曾经虚度了太多生命,记了太多马上就被忘却的知识。好的教育应该是启蒙,在你面前呈现出诸多可能性,然后任由你选择你想成为的样子。
-
读书时,我身上那股不羁的野性,总让我忍不住对抗学校的制度。与身边对什么都全盘接受的同学相比,我很苦恼自己为什么不能随大流。我以为是我早期被网上的偏激洗脑,但后来发现,那些观点就平铺在网络上,谁好奇谁就会继续点进去研究,而大部分人只是匆匆一瞥就划到下一个网页了。换句话说,“我”不是信息获取的被动客体,而是主体。粉丝告诉我,谢谢你的观点给了我启发。我说,谢谢你选择了我的观点。不一定是我讲的有多好,而是你愿意在茫茫信息流里,选择相信我说的话,证明我们本就是一路人。这些点你不从我这里获取,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