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曼昆研究 | 立陶宛CASP牌照2025年申请指南
立陶宛——欧盟加密货币产业的前沿阵地 在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加速成型的背景下,立陶宛正以其前瞻性的监管思维和高效的合规体系,成为欧洲加密货币产业的重要枢纽。作为欧盟成员国中较早建立加密货币法律框架的国家,立陶宛通过构建「技术友好型」监管环境,既满足了欧盟统一市场的合规要求,又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 (一)监管框架的先发优势 立陶宛的监管优势首先体现在立法层面的前瞻性。早在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正式实施前,该国已建立了针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VCESP)和钱包服务提供商(VCWSP)的双轨制牌照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业务边界,更通过与AML/CFT(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规则的深度融合,构建了较为成熟的风险防控机制。随着2025年MiCA的全面落地,立陶宛迅速将国内法规与欧盟统一框架对接,形成「双重合规保障」——企业在获得立陶宛本地牌照的同时,可凭借欧盟「护照原则」在27个成员国范围内自由开展业务,极大降低了跨境运营的法律成本。 (二)高效的市场准入机制 与传统金融监管辖区相比,立陶宛的牌照申请流程展现出显著的效率优势。根据曼昆律师事务所的实操经验,可在3-6个月内完成从公司注册到牌照获批的全流程。 这一效率得益于立陶宛政府对金融科技产业的支持态度:该国建立了专门的数字化政务平台,允许企业在线提交申请材料,并通过「单一窗口」对接立陶宛央行(Bank of Lithuania)、金融犯罪调查局等监管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若企业提前完成合规体系建设(如AML/CFT流程设计、风险管理制度搭建),审批周期可进一步缩短至2-4个月。 (三)合规成本的优化空间 在财务合规方面,立陶宛设定了灵活的资本要求。根据MiCA实施后的新规,企业最低注册资本根据业务类型分为三档:加密咨询服务类企业仅需5万欧元,托管钱包和出入金服务提供商需12.5万欧元,而涉及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则需15万欧元。 此外,立陶宛的税收政策亦具吸引力: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且未分配利润无需额外缴税。 立陶宛加密货币牌照的类型与适用场景 MiCA统一牌照体系(2025年1月起实施) 随着欧盟层面监管框架的落地,立陶宛自2025年起推行MiCA兼容牌照,将原有的两类牌照整合为「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牌照,覆盖以下四大业务类别:
/ END.
本文作者:邵嘉碘、黄文景